Connect With Authors
*Your message will be sent straight to the team/individual responsible for the article.
韓國的農業佔比傯GDP產出約為1.8%,相對於1964年的45%,韓國逐年遞減的農業佔比總GDP主要是出於出於初期的工業化的發展而導致經濟結構的轉移,韓國地形的多山地勢而使農業發展不易,以及現在的人口老化以及城市化發展所不斷減少的農業工作人口等要素。
在現在的韓國,根據糧農組織(FAO)2019年的預測,其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千萬公頃),其可耕地僅有1萬6千平方公里,耕地佔比總土地面積為16%,並且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03公頃,也就是300平方公尺,與日本以及馬來西亞同大小。同時,韓國的農業工作人口也逐漸減少,根據世界銀行的最新數據,農耕人口於2019年時僅佔比總人口的5%。
然而隨著技術的成熟,韓國政府與產業也逐漸的在克服其農業所面臨的情況,逐漸的提高每公頃的產值。以韓國最大的農作物產出稻米為例,在過去的十年(2011-2021)其每公頃產值就從4946公噸,成長至5299公噸。
如此的增長隨著韓國的農林畜產食品部(MAFRA)的EPIS事業單位(食品、農業、林業、以及漁業的推廣機構)在智慧農場創新峽谷的政府政策當中,未來韓國將更積極的把其ICT技術整合至農業也是非常可期。
出於自身天然資源的缺乏,南韓為極度依賴能源進口的工業國家之一。與鄰國日本與台灣相近,韓國也同樣主要依賴化石燃料爲其能源來源,以2019年美國能源局所做的統計為例,在12.414千兆英熱單位(British thermal unit,Btu),也就是364萬吉瓦時(GWh)的能耗中,有高達316萬吉瓦時(GWh)為化石燃料(煤炭、天然氣、石油)。
同時,出於韓國在過去三十年間的人口增長、工業進化、城市化等要素,其電力使用也在1990年的101.7TWh快速成長至2020年的567.3,相對於日本,1990年即為829.9TWh,2020年時也僅增加至987TWh。而也正因為如此,韓國在過去為了快速的支撐其能源需求,其對於進口化石燃料的賴性才更是逐年提高。這也讓韓國在煤炭、石油、與天然氣這三種商品都成為了全球五大進口國。
而這樣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性所帶來的風險,再加上國際走向碳中和(Carbon Neutral ),也讓韓國開始逐漸的追求分散化其對能源產出來源。
2015 年時,韓國成為東北亞第一個引入全國排放交易系統 (ETS) 的國家,該系統為該地區其他國家樹立了典範,由於 90% 以上的排放權交易證書仍然是免費提供的,因此 ETS 導致 2019 年所有 ETS 行業的總排放量限制為 2%,發電行業為 8.6%。
而在韓國第三個能源總體規劃 (EMP) 中,政府已確認其逐步淘汰核能發電的意圖,預計將在本世紀的最後 25 年完成。同時也預計會在2040年時讓國內的再生能源產出支撐韓國總能源需求的30-35%。同時,在第九次的長期電力供給政策中,韓國政府也表示將會太陽能與風能成為主要的電力來源,其中預計在2034年時,將能佔比總店麗產出的40.3%、天然氣則為30.6%、煤炭為15%、核能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