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mmerce

電子商務市場2023年的發展如何?有哪些重要的趨勢?

Last Updated: October 17, 2023
主管摘要

電商承載著怎麼樣的潛能?

疫情改變了我們如何消費,進一步的,也改變了我們消費的習慣。這也是為何在2019-2020的期間,電商佔比總零售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而研究也發現,類似線上消費、外送平台、遠程工作、以及其他在疫情中培養的新的做事方式與習慣,也預計會持續。

2022-2026年電商成長狀況

雖然這些數字與趨勢彷彿描繪出了一個美好的電商未來,但是在全球上千萬個電商網站中,年度營業額超過一千美金的卻僅有65萬個,而透過電商獲利的更是少之又少。 

同時,雖然現在有許多電商平台支撐著不論是國內消費,抑或是支援許多大中華企業落實跨境電商,但是對於許多業者來說,這常常也代表著激烈的價格戰,以及難以與客戶建立較為深度的關係。

故此,我們整理了一些電商趨勢,以及不同國家的電商資源,盼能支援我們的客戶會員能夠更好的落實相關的電商部署,支撐可持續性的健康成長。

Table of Contents
定義

電子商務為何?

Electronic Commerce,中文直譯為電子商務,並時常簡稱為電商,意思就是所有通過網路完成的商業活動,而這個商業活動包括商品的選購、交易、寄送給消費者的物流、以及最後的售後服務。 

相對於傳統零售,需要龐大的初始投資,以及維運的成本,電商的初始投資相對較少,並且對於中小型的電商業者來說,也低上許多。

我們也能進一步的將電商細分為兩種對象以及兩種營運模式,而這也是許多業者評估市場的主要劃分方式。

  • 對象分別為:2C(對消費者)、2B(對企業)
  • 營運模式分別為:自營電商以及第三方平台。

B2C

這一類型的電商就是絕大多數消費者日常所使用的電商,以自營為例的話,像是全聯PXGo、Nike、Uniqlo網路店等等。

而對於資源相對較不充分的小企業來說,自營電商的初始投資通常較高,同時在許多層面上會面臨技術挑戰,譬如IT基礎建設、金流、以及引流等。

故此也有許多業者或傾向於半自營的解決方案,讓第三方業者處理IT、金流、甚至是物流,不過在其他層面上仍有100%的彈性。

非自營的電商就屬第三方平台電商,其中像是Amazon、momo、蝦皮、掏寶等是最為常見的電商平台。不過在這幾年當中,第三方平台也增加了其他種類的玩家,譬如提供外送服務的Uber、Food Panda等也是越來越多業者通過線上消費的一個媒介。

再者,近年從中國社群媒體開始興起的社群商務,也開始在遍地開花,許多平台像是臉書、IG、甚至是YouTube都推出了社群商務功能,用業者能夠以全新的方式與客戶互動。

B2B

以自營的運營模式來說,B2B的電商模式原先主要都是以再次採購的交易情境為絕大多數的B2B電商消費,但隨著2020年初時疫情限制了這一類型的採購模式,許多企業被迫以線上的方式尋找新買家、甚至是下訂。

B2B電商調查

這樣的趨勢也讓B2B電商飛速的增長,在麥肯錫的一次調查中,更是發現有高達32%的業者,表示其電商是在銷售上最為有效的方式,已經超越了實體接觸的23%。

不過B2B電商在自營層面上仍然非常不成熟,不論是所列的產品與服務的完整度、設計、以及整體流程都相對於B2C來說有一個龐大的差距。

故此,對於沒有充分資源去投資建立起一個完整電商系統,並且注資落實其維運的業者來說,許多半自營的解決方案也是一個方式。

而在B2B電商平台上,通常可以進一步的分類為像是阿里巴巴、台灣經貿網等的跨境貿易,以及不同產業的特屬平台,支援同一產業的各種需求。

相關趨勢

驅動電商未來發展的七大趨勢

受到科技的進步、消費者習慣的改變、國際貿易壁壘的減少、再加上各個平台與通路的成熟,非常有可能的,電商在短短的10年後,將會以完全不同的型態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其中最為主要的就包含:

最後一哩的創新

像是3PL(第三方物流)、外送平台、實時需求預測、以及無人機等聚焦在最後一哩的解決方案在近年間蓬勃發展。有些像是三方物流、外送平台等技術已然漸漸地走進了不同的產品類別,並且逐漸的受到消費者所使用;

而需求預測(以及即時供給)則逐漸的開始受到大型業者測試,以Amazon為例,其在2014年即申請的預先付運(Anticipatory Shipping)的專利,在現在也開始應用在假期尖峰時期中。

而在無人機領域中,陸用的無人機已然出現在許多城市,許多新創也在這一領域中蓬勃發展,聚焦在UAVs技術的突破也在近年間頻傳。雖然仍有許多像是法規規範、容錯、以及許多測試與優化的過程,不過必然的無人機外送(Air & Road)將走進電商的運營,與消費者的生活中。

電商購買的體驗科技逐漸成熟

許多圍繞在消費者使用電商上的體驗技術,在近年間蓬勃發展,譬如像是2.5D的網站體驗,讓消費者能夠以更直覺的方式了解產品,又或著是這兩年間受許多業者討論的AR與VR,提供更為沈浸式的體驗。

像是Gucci、Louis Vuitton、以及可口可樂等都積極地在元宇宙當中提供消費者新的體驗,而像是H&M也結合了支付等功能,提供了整個Metaverse電商。

而之後隨著整體虛擬實境技術再更進一步的成熟、第三方圓宇宙平台的發展以及易用度的提高、再加上基建、裝置、以及消費者在使用上的普及,元宇宙所乘載著的潛能是非常龐大的,將極有可能的改變電商的面貌。

那還有許多聚焦在各個領域的體驗技術不斷的發展,譬如許多化妝品品牌就結合了虛擬上妝的技術,讓消費者可以不用前往實體店面即能試用產品。類似的應用也發生在服飾、首飾等。

社群商務的興盛(and Everywhere Commerce)

現在的線上消費普遍發生於電商網站或App上,不論是自營還是第三方平台。然而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通常只有在有購買動機時,才會上去電商網站,而線上的時間幾乎都是花在社群、遊戲、以及其他媒介。

就如同過去消費者會在Instagram或Facebook上看到廣告,並且點擊進入品牌電商網站做購買一樣,現在社群平台積極的推動讓消費者在平台上即完成購買。並且在整合社群平台既有的各種服務,讓用戶能夠更直覺(同時也是更容易)的在社群平台上消費。

雖然社群商務普及於中國市場,不過在其他國家中,社群商務的發展也逐漸加速,以印度為例,貝恩顧問公司就指出,在FY2020-2025年間,印度市場的社群商務將會以50-60%的速率增長(CAGR)。

而全球最大終端市場的美國,社群商務也逐漸的走進消費者的生活中。

不過這樣的發展不只是侷限在社群。就如同我們前面所說,消費者的時間並非僅在電商,而是在社群、遊戲、以及其他的App與網站上。

故此在這些平台上,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會嘗試著在該領域上發展商務的可能,而這也驅動了所謂的無處不在的電商(Everywhere Commerce)這一概念的誕生。

產品個人化

德勤的一份研究指出高達36%的消費者非常迫切地想要購買客製化的產品,同時每五個消費者中就有一人願意會為了個人化產品多付20%的金額。而隨著積層製造、物聯網、以及工業自動化等支撐著大批客製化(Mass Customization)實現的技術,不斷的蓬勃發展的現在,電子商務也將會徹底的改變其面貌。

以消費品來說,現在已經有許多企業像是Nike、Apple等都有提供其產品個人化的服務在電商網站上。而在未來,隨著成本的降低,企業將會進一步的提供更深層的個人化, 譬如通過App掃描消費者的雙腳,並根據其大小、形狀等數據製造一雙最符合的鞋子。

而在包裝食品上,尤其是以健康為重的包裝食品上,越來越多的企業注資發展完全以消費者的身體狀況而客製化的食品。這樣的一個趨勢隨著健康資料分享上的普及、自動化技術更進一步的成熟、以及更多的個人化飲食的研究與測試,將會改變食品電商的樣貌。

訂閱經濟於線上購物的普及

訂閱制的消費在電商領域上的應用並非新的概念,其實通過網路訂購雜誌,或是Dollar Shave Club都在非常早期就開始落實相應的手段,並且取得非常大的成功。然而十多年過去了,現在我們就連衛生紙這種消費者普遍定期、定額購買的商品,都幾乎不是以訂閱的方式採購。背後的原因主要就是出於,消費者沒有充分的動機去採納訂閱,這背後的原因包含零售的普及、電商本身提供的方便性,以及許多消費者享受所謂的選擇自由。

但是這樣的一個情況正在改變,隨著產品個人化、會員制、以及品牌與消費者生活的結合等發展持續,訂閱制在很多消費品類別將會成為一個常態。

物聯網

前面提到的品牌與更多消費者生活的結合,在物聯網上的體現就非常明顯,譬如以印表機為例,HP Instant Ink的墨水訂閱就是一個結合IoT與訂閱制中行業標竿的案例。

同墨水一般,許多耗材,在結合IoT上的應用,以及手機App的直接下單等,都能夠支撐消費者擁有更好的使用與售後體驗。

AI將參與更多的電商運營

隨著AI的應用門檻越來越低,再加上人工智慧技術於電商的各個層面上的成熟。像是後台的供需匹配、倉儲自動化、存貨管理、物流最佳路線判定、供應鏈管理、以及需求預測等;以及前台的以AI為基礎的產品推薦機制、定價、聊天機器人、個人化行銷、個人化體驗、以及分析顧客旅程以挖掘洞見等。

AI技術在電商領域中的應用不僅正在優化既有的基礎,同時更是改變整個電商的運營模式,賦能新商業模式的發展。

跨境電商:對於大中華至關重要的趨勢

從整個亞太市場來看,電商市場雖然維持著龐大的成長,為整體零售產業成長最快的銷售渠道。 然而其真正蘊含的成長潛力卻讓未全部的被解放。 而能夠解放這股成長的鑰匙就在「跨境電商」的發展中。

隨著進入成本逐步降低,以及越來越多的挑戰受科技所克服,這個僅佔比全球總體B2C電商銷售20%的跨境電商類別,現在在許多先進國家中,正以傳統電商兩倍的速率成長,一直到2026年將維持著27%的成長率,從7800億美金的全球總市值,成長至將近五兆美金。而於B2B市場中,MGI預估,其銷售額更是B2C的4-5倍的規模,但成長不比。

參考資料
  • 零售營業額:Edge By Ascential、eMarketer、Euromonitor Retail Passport
  • 貨幣轉換與推算:IMF數據為基礎
  • 消費意願:Statista Digital Market Outlook, GWI
  • 零售通路:Euromonitor、當地企業財報、當地公協會資源
  • 交易媒介:信用卡公司、IMF
  • 數據統整與歸算:OOSGA.org
  • 分析:消費者研究小組分析
作者:消費者研究小組

我們的消費者研究小組聚焦在各國消費變化、電商、意願、以及消費能力指標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