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當前有哪些激勵措施?
同絕大多數的開發中國家,印度的投資激勵措施主要聚焦在引導投資流向重點發展產業、刺激經濟落後地區以及促進出口成長。印度聯邦政府當前提供多項激勵措施計畫,其中包括建立新工業的企業稅收和非稅收激勵措施;同時還有針對電力、港口、高速公路、電子和軟體等特定產業的特別計劃,以及針對落後地區的激勵措施。 此外,還為從事出口活動或位於出口加工區內的企業提供獎勵。 由中央和州政府管理的開發銀行提供中長期貸款,甚至可能入股新項目。 一些州還提供額外的激勵措施。
每家在印度註冊成立的公司(不包括分公司和聯絡處)都可以申請一般激勵措施。 無論外資持有普通股的程度如何,這些激勵措施均適用。 稅收優惠的申請過程不需要特殊程序。 相反,所有符合資格的扣除額均在提交納稅申報表時申報,並且必須附有相關機構的證明作為資格證明。
印度政府分別於2020年和2014年推出的自力更生的印度(Atmanirbhar Bharat)和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倡議致力於將國家轉變為製造業強國。 預計到 2025 年,這一轉型將通過提高本地生產和吸引外國投資來實現。實現這些目標的主要工具是 2020 年疫情高峰期間推出的生產連結激勵計畫(PLI),資金總額為五年內達到 1.97 兆盧比。
PLI計劃為16個產業的國產商品於營業額增加時提供金援,並於2022年增加太陽能組件和半導體。截至2022年10月底,汽車零部件、無人機和無人機零組件、先進化學電池、金屬和採礦、電信、紡織和服裝等產業的申請期限已結束。 然而,大型電子製造和資訊科技硬體、醫療設備、製藥、可再生能源以及空調和LED燈等白色家電等產業的PLI激勵申請仍在接受中。
PLI 激勵措施旨在補充 2019 年針對新成立的製造企業推出的臨時降低企業稅率的政策。 只要這些公司在 2024 年 3 月 31 日之前開始運營,這項措施就適用。 與此同時,印度聯邦政府也解除了許多產業對於外國直接投資的限制,與「印度製造」的計畫同步實施。
從2020年初開始,中央政府開始推出一系列措施,保護企業免受冠狀病毒大流行的不利經濟影響。 這些措施包括向小企業提供緊急營運資金、擴大信貸擔保以及推遲支付貸款和稅收。 儘管如此,這些與疫情相關的救助措施大部分已於 2022 年 10 月底到期。
產業激勵措施
一直以來,印度聯邦政府層面通常針對出口導向的產業會提供額外激勵,不過隨著Atmanirbhar Bharat政策的推動,印度也開始提供進口替代產業相關激勵措施,重點包含以下:
建築業
在投資相關稅收減免和基礎建設開發項目的推動下,印度建築業經歷了顯著成長。 這些稅收減免適用於機場、海港、內陸港口、水道、工業園區、天然氣分配網絡、溫控供應鏈、經濟適用房和醫院等項目。 此外,2019年《國際金融服務中心(IFSC)授權法案》鼓勵建立離岸金融中心,例如古邦國際金融科技城,吸引國內外銀行。
住房,特別是經濟適用房,被印度政府視為「重點產業」,有資格獲得各種激勵措施。 住房貸款借款人可以在利息和本金償還方面獲得稅收減免,而住房公司可以要求對長期貸款利潤中的準備金進行免稅。 符合一定條件的保障性住房項目可享受100%利潤免稅,這一政策也適用於符合條件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
航運和港口業受益於購置船舶的自動投資批准和寬鬆的沿海運輸法。 印度政府還正在開展薩加馬拉項目,該項目旨在通過574個項目,投資6.01兆印度盧比,開發和現代化港口、沿海經濟區和相關基礎建設。 建設六個新的主要港口以及將現有主要港口轉變為營利性公司的計劃正在進行中,船舶和內河船舶有資格享受 20% 的加速折舊。
能源領域
印度的能源產業得到稅收優惠和政策改革的支持。 石油勘探公司在印度國家銀行存入的金額可享受 100% 的稅收減免,而碳氫化合物勘探和許可政策 (HELP) 取代了之前的新勘探許可證政策,允許所有碳氫化合物的單一許可證以及更多的定價和營銷自由 。 開放面積許可政策(OALP)允許公司確定自己選擇的區塊進行拍賣,促進勘探和開發。
印度的發電和配電產業有資格享受十年免稅期,並鼓勵對現有輸電和配電線路進行實質性改造和現代化。 鼓勵外國投資電力產業,政府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產能擴張的雄心勃勃的目標,並提供資本和利息補貼、生存能力缺口融資、優惠融資和優惠關稅等激勵措施。
科學研究
印度科研與開發產業的公司可享受內部研發資本和收入支出100%的所得稅減免,而知識型產業則享受研發設備的免稅進口。 由於取消特定稅目關稅以及針對移動電話和特定電子元件引入生產連結激勵計畫(PLI)計劃,電信產業也經歷了成長。
製造業
印度的製造業得到了 2021 年 9 月宣布的生產掛鉤激勵計劃的支持。該計劃為生產電動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汽車原始設備製造商 (OEM) 以及使用先進汽車技術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商提供經濟激勵。 非汽車投資公司或其集團公司也有資格獲得激勵措施,政府預計選定的申請人將在未來五年內進行大量投資。
健康醫療
印度的醫療保健和製藥產業在生產和出口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但該國的醫療器械和原材料嚴重依賴進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政府啟動了促進國內原料藥和醫療器械生產的計劃,發展藥品和醫療器械園區,並對涵蓋各種藥品、中間體和成分的藥品提供生產掛鉤激勵措施。 這些努力旨在減少對進口的依賴並加強國內醫療保健和製藥產業。
地緣激勵措施
《2017年東北工業發展計劃》針對印度東北部八個邦,於2017年4月至2022年3月生效,適用於所有新型工業製造和服務單位。 該計劃為工廠和機械投資提供 30% 的資本補貼,上限為 5000 萬盧比。 此外,它還提供了多項與交通和就業相關的補貼。 這些福利還包括償還中央政府所繳納的商品和服務稅和所得稅、對流動資金貸款提供3%的利率補貼以及100%償還工廠和機器的保險費,所有這些都是為了 五年期間。 然而,所有這些激勵措施的總和福利上限為每單位 20 億盧比,同時該計劃終止後未續簽。
有關可用激勵計劃的信息,地方部委通常是最可靠的來源。 此外,所有邦都在新德里設有辦事處,以方便訪問。 各州政府積極相互競爭以吸引外國投資,並且往往願意為特定項目制定激勵措施。 對於規模大、能創造就業的項目尤其如此。 泰倫加納邦、古吉拉特邦和泰米爾納德邦等邦在這方面尤其活躍。
在經濟特區和政府資助的科技園區設立的單位可享受稅收和其他優惠政策。 某些園區專門針對特定行業,例如卡納塔克邦的電子城和遍布全國的各種電子硬件科技園區。 許多州政府都建立了工業發展組織,為工業區提供劃定的場地、水和電力設施。 有時會提供州稅回扣和其他特殊優惠。
印度政府計劃建立 「100 個智慧城市」,設想通過先進的基礎建設開發可持續的環境。 本次活動共進行了四輪城市評選,最終選出100個城市。 截至2022年10月,這些城市已有數十個項目在建。
儘管選擇在這些智慧城市開展業務的公司可能無法獲得財政激勵,但他們仍然可以從改善的基礎建設以及負擔得起的土地和住房中受益。 從本質上講,這為老牌企業和新興企業創造了一個有利於成長和發展的環境。
出口導向激勵措施與園區
印度2015-20年的外貿政策以及隨後的2017年中期審查保留並擴大了上一個五年計劃的出口促進效益和政策。 儘管如此,它還是將多項計劃與其他現有舉措合併為一項針對商品和服務出口的主要激勵計劃。 政府沒有在 2020-25 年推出新政策,而是選擇將現有政策延長至 2022 年 3 月,隨後又延長至 2023 年 3 月。而 2023 年 3 月底時,政府也頒布了新政策,並且將一直持續到 2028 年。
在此期間,為了刺激停滯的經濟並提振疲軟的出口,政府正在採取措施援助出口商。 這些措施包括改善信貸流動、降低利率、擴大保險範圍、可負擔的檢測設施、自動間接稅評估以及出口商退款。 其他措施包括出口清關數字平台以及縮短機場和港口的周轉時間。 對出口稅收優惠感興趣的公司應向商業和工業部提出申請。
當前計劃之一是出口產品關稅或稅款減免 (RoDTEP)。 工商部於 2021 年 8 月推出該計劃,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追溯生效。該計劃最初計劃於 2020 年啟動,旨在退還出口商產生的稅款和關稅,而這些稅款和關稅在任何其他計劃下均不予退還。 其中包括地方稅、電力稅和出口投入稅。
2021年8月,政府公佈了8,555個關稅細目的清單,報銷率為出口離岸價值的0.5-4.3%,但有單位價值上限。 報銷以可自由轉讓的電子“憑證”形式發放,這是可用於支付基本關稅的激勵措施。 RoDTEP重點關注勞動密集型行業,並通過電子商務平台延伸至貿易商和出口領域。 它取代了早期的印度商品出口計劃 (MEIS),根據該計劃,出口到特定市場的特定商品有資格獲得關稅抵免。
美國對印度的多項出口計劃提出了質疑,其中包括世界貿易組織 (WTO) 的 MEIS,指控印度非法補貼出口商。 為了回應此指控,印度政府則承諾用符合世貿組織規定的新計劃取代一些既有計劃。 然而,許多出口商對RoDTEP表示不滿,因為其稅率低於MEIS,並且忽略了MEIS涵蓋的鋼鐵、化工和製藥等某些行業。
另一個計劃是印度服務出口計劃(SEIS)。 賺取外匯至少 10,000 美元的個人服務提供商和賺取外匯至少 15,000 美元的其他服務提供商有資格獲得淨外匯收入 3% 或 5% 的關稅抵免(具體取決於服務)。 該計劃適用於印度的服務提供商,這意味著在印度提供服務的外國公司有資格。 2017年外貿政策中期審查將法律、會計、建築、工程、酒店、醫院等約9個服務業的稅率提高了2%。
再者,出口促進資本貨物(EPCG)計劃允許公司以零關稅進口資本貨物、消耗品和備件,以換取根據該計劃節省的關稅六倍的固定出口義務, 六年內完成。 視同出口、其他激勵計劃下的運輸、以可自由兌換貨幣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研發服務收到的外匯以及港口裝卸服務的盧比付款均計入出口義務。
2017 年對印度外貿政策進行的中期審查為在出口促進資本貨物 (EPCG) 和預先授權計劃下運營的出口商提供了值得注意的更新。 根據這些更新,出口商可以從國際和國內供應商採購投入品和資本貨物,而無需首先繳納商品和服務稅(GST)。 相反,他們可以稍後要求退款。 此外,商業出口商還可以在當地採購時象徵性地繳納 0.1% 的商品及服務稅。 此次審查還將 SEIS 和 EPCG 等各種計劃下的關稅信用憑證的有效期從 18 個月延長至 24 個月,並將其轉移的商品及服務稅稅率從 12% 削減至零。
視同出口計劃是該國外貿政策的另一個重要方面。 該計劃適用於在國內供應並以外匯或盧比支付的貨物。 然而,這些供應品應該賺取或節省外匯,才有資格享受免稅和關稅退稅等特殊福利。 視同出口包括供應給出口單位、電子硬件科技園區、軟件科技園區、生物科技園區企業的貨物,或者免稅、減免稅、EPCG計劃下的貨物。
此外,視同出口計劃還適用於在國際競爭性招標下向多個多邊或雙邊機構資助的項目提供的貨物。 它還包括供應給特定電力和核項目的資本貨物。 出口商的分包商也可以從視同出口優惠中受益。
另一個重要的計劃是退稅計劃。 根據該計劃,出口生產所需的多種原材料、零部件、消耗品、備件和包裝材料的進口關稅和消費稅可獲豁免,前提是成品已出口。 這些退款可以每月獲得。 間接稅和海關中央委員會每年都會公佈並列出符合退稅資格和相關行業稅率的產品。 出口商還可以要求為其產品固定特定的品牌費率。
此外,還有預先授權計劃等免稅計劃。 該計劃允許根據預先獲得的許可證免稅進口出口所需的投入品。 根據該計劃,政府確定了每單位產出的合理投入量。 在不存在標準投入產出規範的情況下,根據自我聲明提供福利。 2017年,為簡化程序,外貿政策中期審查將自我聲明範圍擴大到所有授權經濟經營者(AEO),即擁有印度海關AEO證書的出口商、進口商和代理商等與貿易相關的經營者 。
出口貿易基礎間去計劃 (TIES) 於 2017 年推出,是另一項重大舉措。 根據該計劃,中央政府向中央和州政府機構提供援助,以建立和升級具有重要出口聯繫的基礎建設項目。 該計劃為每個基礎建設項目提供高達總股本 50% 的補助(位於某些州的項目為 80%),最高限額為 2 億盧比。
還有特殊出口區的規定和承諾100%出口其產品的公司可以利用的地位。 此類企業可以作為出口導向型單位(EOU)設立在經濟特區(SEZ)、政府資助的電子硬件技術園區和軟件技術園區。 所有八個現有出口加工區均已轉變為經濟特區。 截至 2022 年 10 月底,已批准 424 個經濟特區,其中 270 個經濟特區已投入運營,共有 5,620 個單元。
最後,政府於 2018 年宣布了建立國家工業製造區 (NIMZ) 的指導方針,設想為由特殊目的機構管理並由政府官員領導的綜合工業城鎮。 截至2022年10月末,已有3個NIMZ獲得最終批准,另有13個獲得原則批准。 此外,德里-孟買工業走廊內的八個地區已被指定為NIM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