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efings

印度進出口(2023年):貿易政策與規範發展現況為何?

最後更新於: July 16, 2023
Update

印度當前的貿易政策走向為何?

2022年,印度商品出口額為453.5美元,較疫情前2019年的3243億美元大幅增長。同時,商品進口額為7324億美元,貿易逆差達2780億美元,與大流行前 1620 億美元的水平相比,差距不斷擴大。

印度商工部 (MOCI)報告稱,截至 3 月 31 日的 2022/23 財年,印度的最大出口目的地是美國、阿聯酋、荷蘭、中國和孟加拉國。同財年,中國是印度最大的進口來源國。緊隨中國之後的是阿聯酋、美國和俄羅斯。有趣的是,俄羅斯對印度進口總額的貢獻大幅上升,從上一年的僅1.6%增加到2022/23年的6.4%。與此同時,中國對印度的進口份額略有下降,從15.4%降至13.8%。

主要出口商品類別包括工程產品、石油產品、寶石和珠寶以及藥品和藥品。另一方面,進口最多的商品是石油產品、電子產品、機械和黃金。印度的進出口程序仍然相當複雜,根據計劃或產品類別需要多種表格和證書。MOCI 出版的貿易程序手冊概述了這些要求。

2023年外貿政策

在2015-20年的外貿政策期間,印度政府的目標是到2019/20年實現年度出口9000億美元的目標。不幸的是,這個目標與目標相差相當遠。2020-25 年沒有推出新政策,而是將現有政策延長至 2023 年 3 月。隨後,發布2023 年外貿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流程重新設計和自動化來促進出口商更輕鬆的業務運營。

除了使商業運營更加順暢之外,2023年的政策還鼓勵在“出口卓越城鎮計劃”下認可新城鎮,並通過“地位持有者計劃”認可出口商。該政策在應對不斷增長的電子商務領域方面也具有前瞻性,旨在刺激電子商務出口。它修改了通過快遞服務進行的電子商務出口的現有上限。2023年政策的另一個新特點是引入了特赦計劃。該計劃旨在幫助出口商關閉舊的待審批授權,為他們提供重新開始的機會。為了進一步促進出口業務,FTP 2023 對商貿貿易做出了規定,並對EPCG 計劃進行了合理化,並簡化了廣泛使用的預先授權方案。這些措施的結合旨在為出口提供更加有利的環境。

為了實現到 2025 年將印度發展成為 5 兆美元經濟體的目標,印度政府表示有意在同年將出口額提高到 1 兆美元。該戰略還包括實現國家出口籃子多元化、推廣“印度製造”計劃以促進當地製造業、鼓勵增值和服務出口以及簡化貿易程序。作為未來策略的一部分,政府可能會逐漸改變過去十年所採取的保護主義立場,尋求擴大印度的全球市場份額並促進出口作為增長動力。

國際關係與夥伴關係

作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印度是全球貿易的積極參與者。從地區來看,印度是南亞自由貿易區(SAFTA)的一部分,該倡議旨在在八個參與國之間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SAFTA 於 2006 年啟動,一直在逐步降低整個集團的關稅,但未能成功實施原定於 2016 年實施的零關稅制度。除 SAFTA 外,印度還是英聯邦成員國,該聯盟由 54 個國家組成,其中大部分是前大英帝國的領土。

印度參與各種貿易協定還包括其成為八國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的成員。作為成員,印度將其監管體係與該協會的經濟協議、簽證制度和投資規則保持一致。該國還與日本和韓國等多個國家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FTA)。近年來,印度分別於 2021 年和 2022 年與毛里求斯和阿聯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與澳大利亞簽署了臨時協議,併計劃在 2023 年簽署更廣泛的協議。

儘管有這些夥伴關係,印度參與全球貿易聯盟也並非沒有問題。印度於 2019 年退出了東南亞國家聯盟 (ASEAN) 十個成員國與其包括中國在內的六個自由貿易夥伴夥伴之間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 (RCEP)。 印度對其農業和國內工業的擔憂部門沒有得到充分解決,導致其退出。這阻礙了政府將該國建設成為出口導向型製造中心的努力。

此外,從2019年起,美國將印度從普惠制(GSP)計劃中剔除。美國稱此舉的原因是印度缺乏提供“公平合理的市場准入”的保證。作為報復,印度對包括杏仁、蘋果和核桃在內的 28 種美國商品徵收關稅。據信,印度在做出適度讓步的基礎上,將在 2023-24 年恢復普惠制。在與美國談判後,似乎還有可能達成一項有限的貿易協議,重點關注鋼鐵等具有戰略意義的行業。

然而,印度與西方的經濟接觸仍然是有選擇性的。該國是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繁榮框架的一部分,該框架是一項旨在對抗中國在亞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的跨國經濟協議。然而,2022年9月,印度選擇不加入該協議概述的四大合作支柱中的“貿易”支柱,另外三個支柱是“供應鏈”、“清潔經濟”和“公平經濟”。

2020年,中印邊境衝突後緊張局勢升級,導致雙邊關係大幅惡化。印度採取了與貿易相關的措施進行報復,例如禁止中國的移動應用程序、增加對中國進口產品的非關稅壁壘,以及禁止中國擁有的船隻參與印度的石油貿易。它還指示當地電信服務提供商逐步淘汰中國設備,並將中國電信設備提供商華為和中興排除在該國的 5G 試驗之外。儘管宣布軍隊於 2022 年 9 月在部分邊境地區脫離接觸,但雙邊緊張局勢在中期內不太可能緩解。全面解決邊境緊張局勢對於關係正常化至關重要,這一過程可能會曠日持久,

關稅和進口稅

1962 年的《海關法》構成了印度進出口關稅的支柱,並概述了海關估價規則。印度的關稅結構建立在海關合作委員會的統一命名制度(HSN)的基礎上。2008年,商業情報和統計總局根據HSN更新了印度貿易分類系統的八位代碼。目前,使用的是2017版HSN術語,大部分關稅是從價徵收。年度預算調整帶來了關稅稅率和其他間接稅率的變化,基本關稅的最高稅率為10%,農產品和乳製品除外。

進口關稅是在基本關稅和 2017 年推出的綜合商品及服務稅 (GST) 之外徵收的,後者取代了之前存在的大部分間接稅,如消費稅和特別附加關稅。進口稅率因產品而異,並且可能會在年中發生變化,因此公司必須從隸屬於財政部的中央間接稅和海關委員會的公共關係官員處核實其產品的當前稅率,這一點非常重要的收入。

鑑於貿易逆差擴大、貨幣貶值以及限制非必需品進口和促進本地製造業的需要等更廣泛的經濟背景,政府自2017年以來提高了各種商品的進口關稅。預算中多個項目的關稅都增加了2020/21 和 2021/22 財年,但某些原材料有所減少。最近,即 2022 年 5 月,政府降低了某些原材料的進口關稅,同時提高了鐵礦石和鋼鐵中間體的出口關稅,以增加國內供應並管理使用這些材料的商品的價格。

政府表示,除非特別延長,否則所有有條件豁免將於 2023 年 3 月 31 日到期,除非另有說明,新豁免的有效期為兩年。該國的海關估價立法和行政程序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標準。進口商必須提交準確詳細說明進口貨物價值的進口報關單,並附上任何必要的進口許可證和文件。最後,貿易救濟總局成立於 1998 年,負責監督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的執行,提供監管框架以保護國內產業免受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影響。

進口限制

對外貿易發展和監管1992 年頒布的法律賦予印度政府禁止、限製或以其他方式監管貨物進出口的權力。根據該立法制定的貿易政策分為兩部分:政策聲明和程序手冊。根據印度對世界貿易組織的義務,商工部於 2001 年取消了最終的數量限制,使得大多數物品無需進口許可證即可自由進口。然而,限制清單上的某些物品仍然需要進口許可證,包括特定動物、飛機、武器、化學品、通訊設備、炸藥、鳥類、某些魚類、大理石、某些紙製品、核反應堆、消耗臭氧層物質、某些植物、種子和肉。

由於 2020 年與馬來西亞的政治緊張局勢,印度對馬來西亞主要出口產品精煉棕櫚油進口實施限制,但在 2021 年 6 月至 12 月期間取消了這些限制,以穩定當地價格。作為鼓勵國內製造業和限制非必需品進口的一部分,政府於 2020 年中期強制要求對電視機、輪胎和動力耕耘機等物品的進口發放許可證。隨後,禁止進口使用製冷劑的空調。為了應對 COVID-19 大流行期間當地疫苗短缺的情況,政府從 2021 年 4 月至 9 月禁止疫苗出口。2022 年 5 月,禁止小麥和糖出口,到 2022 年 9 月,對某些稻米品種徵收出口稅。

特定的國家機構專門允許進口某些物品,包括一些石油產品、大米、小麥和尿素。大約 80 種物品被禁止進口,主要屬於動物脂肪、油類、野生動物(及其部位)、特定肉類產品和象牙等類別。為了保護消費者免受劣質進口產品的侵害,政府堅持遵守與國內產品相同的強制性質量標準,並要求各種進口產品在印度標準局註冊。

從 2020 年底開始,印度實施新的海關規定,要求進口商提供原產地證書,以便對根據自由貿易協定 (FTA) 進口的貨物申請優惠關稅稅率。這些規則旨在確保自貿協定商品從與印度有自貿協定的國家獲得至少30%的附加值,從而確認原產國要求。這項規定有助於防止非自由貿易協定國家(特別是中國)通過自由貿易協定成員國向印度出口產品,以利用較低的稅率。最後,印度遵守聯合國實施的所有禁運。

出口

出口稅

1975 年《海關法》授權政府徵收或提高出口關稅。截至 2022 年 10 月底,許多產品的出口稅為 60%,其中包括生皮、毛皮和皮革;某些礦石,例如鐵礦石,含量為 30%;以及一些鋼鐵產品的稅率為20%。

2022年5月,為了增加國內供應,政府提高了鐵礦石和鋼鐵中間體的出口關稅。此外,2022年9月,對某些大米品種徵收20%的出口稅,但高端巴斯馬蒂品種除外,該品種佔印度大米出口總額的45%。這項出口稅旨在增加國內大米的供應,政府不太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撤銷這一決定。

2022 年 7 月上旬,對原油生產以及汽油、航空燃油和柴油出口徵收新的暴利所得稅。此舉旨在為從全球石油價格飆升中獲利的煉油商和出口商創造收入。自2022年7月以來,稅率已多次變更。繼2022年10月中旬最近一次調整後,國內生產的原油暴利稅為每噸11,000盧比,柴油出口為每升12盧比,航空燃油出口為每升350盧比(汽油暴利出口稅為每升100盧比)。於 2022 年 7 月中旬淘汰)。此外,產品還可能受到最低出口價格的限制,通常以離岸價格為單位以美元表示。

自由港區

印度經濟特區(SEZ)向專注於促進出口的投資​​者提供完整的外國股權。這些經濟特區被視為免稅飛地,被視為進行貿易經營的外國領土。州政府和企業實體都可以提議設立經濟特區。此外,2019 年《經濟特區法》修正案允許信託機構(包括基礎設施投資信託基金和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在經濟特區內設立。現有的八個出口加工區均已轉變為經濟特區,分別位於金奈、科欽、坎德拉、加爾各答、孟買、諾伊達、蘇拉特和維沙卡帕特南。截至 2022 年 10 月底,共有 424 個經正式批准的經濟特區,其中 270 個已投入運營。

這些運營地點由幾個多產品經濟特區組成,儘管大多數都是針對特定行業的。除一些例外情況外,經濟特區的多功能服務區和特定行業區的土地面積必須至少為 50 公頃。2019 年,政府將多產品經濟特區的面積要求從 500 公頃減少到 50 公頃。

在這些經濟特區設立的單位可以受益於某些計劃,例如印度服務出口計劃,該計劃允許出口免稅信貸權利。自 2004 年起,特定類別的經濟特區(稱為自由貿易區和倉儲區)獲准建立與貿易相關的基礎設施,以促進貨物進出口。

政府渴望在印度境內發展國際金融服務中心(IFSC)。這些根據《經濟特區法》允許設立的離岸金融中心被視為外國領土。其目的是與上海、倫敦和迪拜等其他離岸中心競爭,吸引外國投資者,並獲得目前在印度境外開展的部分與印度相關的金融服務和其他金融服務。多年來,政府、央行、保險和資本市場監管機構針對 IFSC 單位實施了各種規則和激勵措施。例如,IFSC 單位不受許多國內法律的約束,其交易無需繳納商品和服務稅、印花稅以及證券和商品交易稅。IFSC管理局由政府於2020年成立,作為IFSC的統一監管機構。

出口限制

政府允許除某些類別外的所有商品不受限制地出口。這些包括:

需要出口許可證的特定類型的物品,例如精選動植物、相關產品、礦物油和植物油以及老式汽車和零部件;禁止出口的物品清單有限,主要包括牛肉、野生動植物、熱帶木材和木製品;一些物品只能由特定機構出口,例如印度石油公司的石油和石油產品,以及印度稀土公司的釷礦石和稀土。

有時,政府會對某些商品實施臨時出口禁令,以控制必需品的通貨膨脹。例如,政府多次禁止洋蔥出口,然後又允許出口,以調節國內價格。

2022年5月,為了增加國內供應並控制價格,政府禁止小麥和糖出口。小麥出口禁令是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俄羅斯和烏克蘭合計佔全球小麥貿易量約 30%)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熱浪導致當地庫存大幅下降的回應。儘管出口導向型企業和經濟特區 (SEZ) 的公司仍可以出口進口小麥製成的麵粉,但預計在可預見的將來,小麥出口禁令仍將持續。截至 2022 年 10 月底,食糖出口量最多只能達到 10 萬噸,或者需要獲得食品和公共分配部糖業管理局的特別許可。

出口合同必須以可自由兌換的貨幣表示。尋求出口負面清單上項目的貿易商必須持有相應出口促進委員會的註冊證書和會員證書。對於出口資格持有者和經濟特區的單位來說,裝運前檢驗可能不是強制性的。

出口保險和信貸

政府所有的出口信用擔保公司 (ECGC)(現稱為 ECGC)提供針對商業和政治風險的保險。這包括買方破產、長期違約、違反合同、戰爭、徵用和自然災害的保險。ECGC 為印度銀行、金融機構和出口商提供許多計劃。銀行針對出口融資造成的損失投保,對於那些持有涵蓋全部出口貸款的 ECGC 保單的銀行來說,保險覆蓋範圍可能會增加到 95%。對於出口商來說,ECGC 可以承擔高達 90% 的政治和商業風險造成的損失。

只要銀行(包括印度進出口銀行(Exim Bank))參與出口融資,就有資格獲得 ECGC 擔保。當銀行或金融機構直接向其他國家的買家或金融機構提供貸款以促進印度資本設備出口時,這些擔保也適用。然而,對於信譽良好的公司來說,ECGC 保險並不是獲得出口融資的先決條件。

在 2020/21 財年預算中,政府通過 ECGC 宣布了一項新的出口信貸保險計劃。它被稱為 NIRVIK 計劃,為裝運前和裝運後信貸提供保險。該計劃將承保範圍擴大到未付利息,因此,承保範圍可高達本金和利息總損失的 90%,而 ECGC 的平均水平為 60%。該計劃還簡化了索賠程序,並為小額借款人提供了較低的保費率。

印度儲備銀行(RBI)管理政府的短期出口信貸計劃,而進出口銀行主要提供長期出口融資。進出口銀行還提供有關出口機會的諮詢服務和信息,並向印度出口產品的海外買家提供買家信貸。該銀行直接為國內出口商提供裝運前和裝運後信貸、海外投資融資以及針對技術和基礎設施發展、中小企業以及工匠等草根企業的專項融資。

進出口銀行為出口商、進口商和海外投資公司提供融資計劃。對於實際或預計出口額最低為營業額 10% 或出口額為 5000 萬盧比(以較低者為準)的製造、貿易和服務公司,它提供定期貸款,用於資助新項目、擴張、現代化、設備購買、研發和海外投資。它還提供營運資金。融資可以盧比和外幣形式提供,融資期限為 7 至 10 年,並具有適當的延期償付期限。

根據其項目出口貸款,進出口銀行為海外統包項目、土木建築合同、技術和諮詢服務合同以及物資提供融資和非融資融資。項目出口融資便利包括裝運前和裝運後信貸,以及為在印度境內執行合同的印度公司提供的現金流赤字融資便利。項目出口非融資性貸款包括合同金額10%~20%的預付款擔保、5%~10%的履約擔保等多種擔保。

私人出口融資也是一種選擇。印度央行不再要求商業銀行對以盧比計價的短期出口融資(包括裝運前和裝運後融資)收取優惠利率。銀行可以自由設定此類信貸的貸款利率,前提是利率等於或高於其基本貸款利率。出口商還可以獲得主要外幣的出口信貸,銀行可以自行設定此類信貸的利率。

最後,出口商可以根據不同銀行的利率、遠期保費以及所需的裝運前和裝運後信貸條款,選擇成本最低的融資組合。印度商業銀行和在該國設有 20 多家分支機構的外國貸款機構必須將 40% 的淨銀行信貸分配給優先部門,包括農業、住房和可再生能源。

參考資料
作者:OOSGA

我們的經濟小組聚焦在各國的人口結構變化、私人消費、零售狀況、地緣經濟、以及相應的國家貨幣與財政政策進行追蹤與分析;FR小組聚焦在各國與國際組織的貿易協定、貿易規範、地緣政治發展、外交關係、進出口、關稅、海關、以及投資發展。

聯繫作者
您的來信內容將會寄送至負責該篇文章/調查/研究之作者或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