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B與mMTC在物聯網中扮演的角色為何?
在現在,物聯網的連接性,在個人用與居家用的環境中,主要是以短程的個人區域網路(PAN)為主要的應用,其中像是藍芽、ZigBee、Z Wave等,Wi-Fi這一類型的區域網路也是常見的手段;而對於工業用途、智慧建築、以及其他需要電池可以使用數年並且射程距離較遠的應用需求,則是以2015年開始逐漸走入主流的LoRaWan這一類型的LPWAN技術為主;而對於數據傳輸量較大的應用來說,譬如監視器畫面傳輸、VR、還有對於低延遲有需求的工業機器人等,則是以4G技術為主。
然而隨著5G不斷的普及,其也將承擔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而5G不同於4G LTE的地方在於,其通過網路切片(Network Slicing)的技術,虛擬化了5G的網路傳輸,並將其切割成多個虛擬端到端的網路,並且賦能三種架構。
這三種架構分別為增強型行動寬頻(eMBB)、超可靠低延遲通訊(URLLC)、以及大規模機器型通訊(mMTC)。
eMBB用一個簡單的方式來說,其實就是更加快速的4G網路,其特性與4G相同,不過更快、且承擔能力更強。故此在這一架構上,其賦能的不僅是我們個人的網路可以變得更快,其中對於需要傳遞高數據量的應用來說(8K影片、VR)也是非常普遍的應用範疇。
相對於eMBB,URLLC則是求慢、求低延遲、求高可靠性,這讓其非常適合應用在對於可靠性要求較高的應用中,譬如對於汽車來說,能夠跟其他交通基礎建設或汽車做溝通,其需要傳遞的數據量極低,但需要這訊息能夠一瞬間就傳到,不能有任何延遲。
而mMTC則是聚焦在低耗能,且能夠一次連接非常多個裝置的特性,這對於連接密集程度極高的智慧城市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架構,同時,現在有許多聚焦在晶片應用上的研發,也在發展如何讓應用mMTC的架構的晶片也能夠享受5G的高可靠性,賦能許多對於連接依賴程度較高的應用。
哪一種5G架構會成為主軸?
在現在最主流的應用都是eMBB,原因出自支撐eMBB架構的晶片就是我們在智慧型手機上所使用的,而在B2B端,eMBB也有越來越多企業發展該領域,以及晶片的設計。
而URLLC的技術尚在進步中,等其成熟到一定程度,再加上整體5G基礎建設的完善後,產業的採納才會開始,目前專家普遍預計在2023年後才會看到URLLC技術的普及。屆時,URLLC會聚焦在較為小眾,但是對於可靠程度有絕對依賴性的應用,其中像是健康醫療產業、智慧交通、智慧基礎建設等。
mMTC的特性,也就是可以連接無數個裝置,並且其耗電量較低的特性,讓其成為以LoRaWan為首其他LPWAN的連接技術的直接競爭對手,然而LoRaWan相對5G起跑點早了整整五年,故此產業的廣泛的採納仍然需要等到2025-2030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