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逐漸的向邊緣移動
最邊緣的邊緣其實就是裝置本身,在許多應用案例中,重要的運算應該發生在裝置本身,而不應該依賴有可能會有意外、或是不穩定的網路,譬如特斯拉自建的全自動化駕駛(FSD)就是這樣的一個案例,其將感應器、運算、以及整個人工智慧模型都放進邊緣裝置上,讓汽車自身擁有一個大腦,並及時反饋、即時決策整個汽車的導航,支撐自動駕駛的實現。
不過也有許多案例,其通過第三方解決方案提供商或是電信業者所提供的IoT邊緣閘道,以支撐網路上其他裝置與IoT中樞之間的連線。而所謂的IoT邊緣中樞模組的作用就像IoT中樞,因此它可以處理來自具有相同 IoT 中樞之身分識別的其他裝置連線,並且在邊緣上完成所需的運算。
這一類型的邊緣運算則是讓整體運算發生在雲端中心與裝置之間,通過分散出去的邊緣伺服器完成,同時對於相對來說需要更加龐大運算的工作項目,則再傳回雲端母體做運算,後再傳回裝置上。
更具體來說,通過在邊緣上完成與IoT裝置本身之間的溝通(或是部分溝通),其能夠得到以下效益:
- 大幅降低IoT裝置與網路之間的延遲
- 更快的速度,提供更高的運營效率
- 相對較低的頻寬使用率(出於許多數據內容不需一路傳到資料中心)
- 提高運營韌型(出於即便系統失去了與雲端的連接,其仍然能落實運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