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efings

投資台灣(2023年):產業與地緣的激勵政策有哪些?

最後更新於: July 10, 2023
Analysis

台灣當前有哪些激勵措施?

台灣產業激勵的主要文件《產業創新條例》(SII)於2010年首次頒布。作為產業發展的首要政策,《產業創新條例》原定於2019年底失效。但立法院的修訂延長了該條例的適用範圍。 SII 中規定的重大稅收優惠政策再延長十年,直至 2029 年結束。隨著這一延期,修正案擴大了符合 SII 優惠待遇的部門,納入了對第五代 (5G) 電信技術的投資。

2017 年,SII 的進一步修訂獲得批准,旨在加強對研發和初創企業的激勵。這些修正案提供了一種結構,台灣個人或企業可以從國外許可知識產權的應稅收入中扣除最多200%的研發支出。此外,修正案還允許投資者對高風險初創企業投資不少於新台幣 100 萬元,並持有該投資至少兩年,可從其總收入中扣除最多 50% 的投資用於納稅。 修正案還賦予投資額新台幣 3 億元以上的風險投資公司“傳遞實體”地位。

據最高經濟規劃機構經濟規劃與發展委員會稱,SII 代表了從關注資本密集型生產向技術密集型生產的戰略轉變,強調了對研究和創新的重視。此外,SII 表明人們對開發新品牌和設計的興趣日益濃厚。

SII 鼓勵企業努力提高在創新方面投入人力和其他資源所獲得的回報,這反映出人們對知識產權價值的日益認識。例如,SII 敦促相關政府機構實施信息系統,幫助企業保護其知識產權。此外,它還刺激政府機構加大對尋求在國外營銷其創新產品的公司的支持,例如為他們參加國際博覽會提供便利。

SII 還努力改善那些希望通過擴大海外活動來提高技術水平的公司的條件。舉例來說,海外市場投資新台幣15億元以下的企業,只需在投資完成後向相關政府機關申報即可。SII進一步鼓勵中小企業聘用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政府每月為這些員工提供補貼。

為了支持 SII,立法於2010 年通過了修訂後的《所得稅法》,將企業所得稅從 2010 年的 20% 追溯至 17%。各行業的公司可以在其研發費用中扣除 15-30% 的研發支出。所得稅。衛生部和教育部等多個機構負責監督 SII 計劃在各自部門的實施情況。

對於尋求 SII 激勵措施的首次投資者,必須向經濟部投資委員會 (MOEA) 提出申請,通常需要兩週時間獲得批准。儘管批准確認投資符合激勵措施的資格,但公司在開始運營之前仍必須獲得有關部門的最終許可和正式批准。

最後,自 2020 年初以來,台灣政府推出了刺激措施,以保護企業免受疫情的負面經濟影響。1.05萬億新台幣的一攬子支持計劃包括各種穩定就業的措施、受影響的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工資補​​貼,以及鼓勵私人銀行向陷入困境的企業提供貸款的激勵措施。這些措施一直持續到 2022 年 7 月底,表明台灣在充滿挑戰的全球環境下持續致力於鞏固其經濟格局。

產業導向的激勵措施

台灣的高科技公司可以選擇在科學或軟體工業園區設立業務,這為入駐企業提供特定的激勵措施。2017年,立法機關通過了《金融科技創新實驗法》。該立法使金融科技(“fintech”)企業能夠在相對自由的環境中試驗新產品,並享受長達 18 個月的各種法律限制豁免。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該期限可延長至 36 個月。該法案建立了一個“監管沙箱”,旨在促進點對點借貸、金融識別技術和大數據分析等領域的創新。

向海外許可人支付的專利、商標和專有技術使用費需在源頭扣繳 20% 的稅。但是,如果根據已批准的技術合作協議將商標和專利授權給台灣實體,則可以免除此預扣稅要求。這項豁免也適用於高科技產業或重要技術產業專用的技術知識的轉讓。

自1999年以來,經濟部一直向外國計算機公司提供補貼,協助台灣計算機製造商建立計算機操作系統。為了獲得資格,外國公司還必須是台灣供應商的計算機和外圍設備的重要採購商。每家外國企業協助台灣企業建立操作系統,最高可獲得新台幣5000萬元的補貼。

1999年,財政部宣布了新規定,允許更廣泛地使用保稅製造倉庫。科學工業園區和出口加工區的保稅工廠現在可以將其產品存儲在台灣任何地方的普通或專業保稅製造倉庫中。

為促進地方對高科技產業的投資,行政院(內閣)提供數十億美元的中長期優惠信貸資金。該基金擬投資於信息、機械、電子、紡織等行業;用於購買污染控制設備;用於採購自動化機械和其他工廠自動化設備;以及政府鼓勵的投資項目。

台灣中央銀行通過商業銀行系統以優惠利率提供特別貸款,為主要工業的機械設備進口提供資金。此外,1994 年《鼓勵私人參與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法規》還鼓勵私營部門公司參與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的融資、建設和運營。

2019年,政府出台了《歡迎海外台商回台投資三年行動計劃》 。該計劃涵蓋消費技術、生物醫藥、國防和綠色能源等一系列戰略領域的公司。該計劃提供優惠待遇,包括便利融資和公用事業。

疫情爆發造成的供應鏈中斷促使人們進一步呼籲製造業自力更生。為此,政府於 2020 年中期啟動了試點產業研究、開發和升級計劃。該計劃將在七年內提供新台幣 100 億元的補貼,以吸引國際科技公司投資台灣的研發活動。

2020 年,政府推出了一項計劃,支持 20 至 45 歲希望在台灣建立獨立企業的年輕企業家。截至 2022 年 7 月底,該計劃已撥款 600 億元新台幣,旨在在貸款的前五年內以年利率 1.42% 的價格為每個項目提供最多 100 萬元新台幣的貸款,政府提供100%貸款金額擔保。最後,立法院於 2019 年通過的修正案擴展了台灣產業激勵主要文件《產業創新條例》的關鍵內容。允許企業用所得稅抵扣研發費用的優惠待遇將持續到2029年底。

各地區的激勵措施

投資新台幣2500萬元以上,並在欠發達地區增加就業50人以上的企業,可享受巨額稅收優惠。他們可以選擇相當於新投資 20% 的稅收抵免,也可以選擇在投資批准的特定年份免徵企業所得稅。此優惠適用於嘉義、宜蘭、金門、連江、苗栗、南投、澎湖、屏東、台東、雲林等縣。

截至 2022 年 7 月,投資服務部報告稱,台灣擁有多元化的商業和工業區。其中包括237個工業園區、10個出口加工區、3個科技園區、3個農業生物科技園區、4個環保科技園區和7個自貿區。台灣還為希望在這些地區立足的公司提供有利的條件。例如,工業園區內的土地可以分期五到七年分期購買,公司可以以非常合理的條件從政府銀行借到土地價格的70%到90%。

台灣還積極鼓勵發展專業工業園區,總面積達4005公頃。彰化沿海工業園區、花蓮和平工業園區、台南科技園區、雲林科技工業園區等特定地點可享受減少租金等特別優惠。建議有興趣的投資者向經濟部工業局詢問有關這些園區的信息。

新竹科學園區

新竹科學園區位於台北以南,是台灣最早也是最先進的工業園區。它因鼓勵對精密儀器、計算機、機械和電子產品生產的投資而受到認可,提供了誘人的激勵措施。其中包括五年免稅期、進口關稅豁免以及最高 20% 的企業所得稅。公司可以選擇在開始產品銷售或提供服務後兩年內開始免稅期。新竹科創企業進行資本擴張時,可享受四年免營利事業稅,或申請15%投資稅收優惠,最長可延期四年。

此外,園區內的企業還可以申請開發創新技術的補助金或設計和製造關鍵高科技零部件和產品的補貼。個別項目補助金額最高可達新台幣500萬元或項目總成本的50%。補貼最多可覆蓋經批准的零件和產品的開發成本的 50%。公園管理部門負責發放補助金和處理申請。

該園區提供的一個寶貴優勢是可以使用保稅倉庫,簡化出口貨物的清關。園區規定保證在那裡經營的企業享受至少與國內其他地方一樣優惠的稅收條件。有興趣在新竹投資的外國公司,應向園區管理部門提出申請。

截至2022年6月,園區已批准開業企業615家,其中已開業企業555家。其中包括 186 家集成電路製造商、116 家生物技術公司、91 家光電公司、58 家計算機及外圍設備製造商、53 家精密機械生產商、43 家電信公司和 8 個其他行業。值得注意的是,園區已設立企業中,外資企業75家,其中華僑企業13家。

2022年,園區入駐企業合計銷售額新台幣1.61元,較2021年小幅增長。新竹園區主要外資或外資企業包括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等國際知名企業。日本三菱、信越、光電;台實電子材料由美國MEMC電子材料部分控股;杜邦、惠普、摩托羅拉也來自美國;來自瑞士的羅技;和德國西門子。

南台灣科學園區

南台灣科學園區是另一個科學園區,由兩個不同的區域組成:佔地 1,038 公頃的台南科學園區和占地 570 公頃的高雄科學園區。向在這些園區運營的公司提供的豁免與新竹園區的豁免相同。截至2022年7月,共有265家企業獲准入園運營。其中包括86家生物技術公司、65家精密機械製造商、45家光電公司、38家半導體製造商、12家電信公司、9家計算機及外圍設備製造商以及10家其他行業的公司。據最新統計,2021年園區企業合計銷售額達新台幣1.09萬億元,較上年2020年大幅增長29.2%。

中部科學園區

中部科學園區位於台中和雲林,是第三個科學產業園,自 2003 年開始運營。截至 2021 年年底(即最新數據),該園區擁有 233 家運營公司。該工業園佔地 413 公頃,專門致力於推進納米科學應用。然而,由於環境因素,其第四期擴建工程的進展不斷受到干擾。據最新統計,2021年園區銷售額達新台幣1.04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10.6%。

南港軟體園區

南港軟體園於 1999 年開業,是電腦軟體設計和開發的中心。截至 2019 年底(最新數據),園區內運營企業已達 471 家,較兩年前的 346 家大幅增加。這些企業擁有員工22,606名,2019年銷售額達新台幣9,604億元,比2017年增長47.8%。園區企業包括美國惠普、IBM等國際知名企業。外國公司可享受租金折扣——前兩年享受 40% 的折扣,隨後兩年享受 20% 的折扣。

經濟部為欲在南港軟體產業園內收購廠房的企業提供價值新台幣60億元的巨額貸款計劃,每筆貸款最多可覆蓋工廠成本的80%。2002年,經濟發展委員會批准經濟部提議,耗資4.6億新台幣在南港設立國家設計中心。台灣設計中心於 2004 年竣工,為當地企業提供設計、營銷、技術和信息諮詢服務。此外,園區還設有南港集成電路設計孵化器、南港生物科技孵化器、南港軟體孵化器三個行業孵化中心。

高雄軟體產業園區

高雄軟體園(KSTP)是位於高雄多功能商貿園區的發達科技園區,於2008年開業,仿照台北南港軟體園,主要專注於ICT軟體和數位內容。截至2015年,園區已入駐企業269家,投資總額新台幣222億元,員工4,500人。著名租戶包括富士康和博金特等公司,為該園區作為台灣南部新興軟體產業的主要推動者做出了貢獻。

KSTP成立於2000年,總佔地面積7.92公頃,其中6.61公頃用於出租,目前已全部入住。園區內共有經批准的投資企業253家,其中商務聯絡處52家,其中中國企業232家,外國企業12家,合資企業9家。軟體、內容、研發設計產業佔總投資的79.37%,體現了園區的戰略重點。儘管計劃在台灣中部台中市建設第三個軟體園,但截至 2021 年 7 月,尚未宣布其落成消息。預計園區共吸引投資項目163個,總投資額新台幣127億元,全面運營後預計將創造8,000個就業崗位。

出口加工和經濟區

台灣的出口激勵措施包括進口投入品的關稅退稅、進口融資貸款、出口產品的組裝、製造和銷售費用以及繳納關稅的分期付款制度。此外,出口產業可延期五年繳納進口關稅和機械設備稅,從而增強這些產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台灣目前擁有十個出口加工區(EPZ),其中六個位於高雄地區。台中地區有兩個出口加工區(中港出口加工區和台中出口加工區),雲林縣頭六市(頭六出口加工區)和屏東地區(屏東出口加工區)各有一個。

這些區內的所有生產主要用於出口,但在國內銷售產品可以獲得特別許可。此外,出口加工區內的業務免徵進口關稅和商品稅,從而為出口導向型製造業創造了有利的環境。

2021年,出口加工區合計營收4,500億元新台幣,較上年增長12.6%。經濟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下旬,共有766家企業獲准在出口加工區運營,員工人數超過8萬人。

台灣第一個港口出口加工區——台中港倉儲轉運中心(中港出口加工區),於2002年和2006年分兩期完成開發。該中心佔地177公頃,是跨國公司和本土高科技產品製造商的總部所在地。 。中心內的製造商可免稅進口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和燃料。

自2002年以來,國內公司也能夠在台灣南部的屏東出口加工區開展業務。該區分三期建設,最後一期於2007年竣工。自2001年起,該區還對通過高雄港離岸轉運區從中國直運的貨物開放簡單加工服務。

園區規定,製造業最低投資額為新台幣2000萬元,貿易業最低投資額為新台幣500萬元,服務業最低投資額為新台幣100萬元。允許的行業包括化工產品、諮詢服務、電器、食品、服裝、信息服務、國際貿易、機械、金屬製品、雜項工業品、精密機械、車輛等高新技術、資本密集型、高技術含量等十三類產業。 ——優質或高附加值產業。不鼓勵勞動密集型企業,外資銀行不得在自貿區經營。

作為一項便利措施,自1998年起,自貿試驗區的生產商可免稅銷售使用過至少五年的機械設備。此外,交通部於2002年允許企業運輸內地製造的產品。通過高雄離岸航運中心,將中國運往出口加工區和科學工業園區的保稅工廠。這一戰略舉措使得貨物可以運往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海外目的地,從而簡化兩岸貿易和物流。

參考資料
作者:OOSGA

我們的經濟小組聚焦在各國的人口結構變化、私人消費、零售狀況、地緣經濟、以及相應的國家貨幣與財政政策進行追蹤與分析;FR小組聚焦在各國與國際組織的貿易協定、貿易規範、地緣政治發展、外交關係、進出口、關稅、海關、以及投資發展。

聯繫作者
您的來信內容將會寄送至負責該篇文章/調查/研究之作者或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