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發展

英國人口發展概況 - 成長動因、勞動市場、重點城市前景

最後更新於: January 7, 2023
gbr

人口

6750.9萬

總和生育率

1.57 人

年齡中位數

39.8 歲

扶養比

57.4 %

預期壽命

82.2 年

淨遷移

2.5 ‰

主管摘要

英國在2021年的人口總數達到了6820萬,過去五年的年平均人口成長率為0.7%,略高於OECD平均。其中,淨移民帶來的人口成長已超越自然成長(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並且在近二十年來成為主要的人口成長動力。以2019年為例,淨移民總數為271,000人,占總成長人數的75%。

然而,隨著生育率從2010年的1.9高峰下降到2020年的1.6,自然人口成長預計將持續減緩。聯合國人口與發展委員會估計,在2035年之前,死亡人數就將超過出生人數,使得移民人口成為英國人口成長的唯一動力。

在這樣的趨勢下,儘管勞動年齡人口將隨著總人口上升而增加,但其在總人口中的比例將持續下降。目前,勞動年齡人口佔比已從2009年的66%降至63.5%,而聯合國人口與發展委員會預計,到2050年將降至58.3%。同時,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將繼續上升,預計到2050年將達到總人口的25%以上。

近年來,英國與其他許多發達國家一樣,通過吸引移民來彌補人口老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然而,英國近年來的移民人口結構已經發生轉變。自2004年實施歐洲自由移民政策以來,歐盟成員國勞動力得以自由流動,但近年來英國公眾對東歐移民以及歐盟所接收的難們湧入所激起的反感情緒加劇,間接推動了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

在脫歐後的2021年,英國政府制定了新的“積分制移民制度”,旨在鼓勵高技能移民,並取消工作簽證的總數上限。同時,政府也努力打擊非法移民,2022年4月宣布一項有爭議的計劃,將部分抵達英國的移民運送至盧旺達。不過,此計劃面臨工會和難民權益保護組織的多起法律挑戰,因此不太可能大規模推廣。

雖然這些政策變革不太可能顯著改變移民總數,但在移民組成方面可能會發生變化。這意味著英國將吸引更多的高技能移民,提高國家的人力資本,但同時可能導致低技能職業的勞動力短缺。

人口成長
Note: (%)|2023後為預測(聯合國、國發會)

人口成長結構

人口結構之數據更新為2023年10月,其參照數據主要為聯合國人口資料庫,部分國家以該國統計處為主。所列數據皆為2022年(非2022年份則會另外註記)。

人口增加

229 千人

出生

677 千人

死亡

613 千人

淨遷移

166 千人

英國 - 歷年人口動能
Note: (%)|2023後為預測
英國 - 歷年人口年齡結構
Note: (%)|2023後為預測

自然成長率

0.9 ‰

淨遷移率

2.5 ‰

青年扶養比

27.7 %

老年扶養比

29.7 %

英國 - 年齡中位數
單位:歲
英國 - 2022年人口年齡分佈
來源:聯合國人口研究; OOSGA Analytics

文化概況

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聯合王國或不列顛,漢字文化圈通稱為英國,該國由四個國家組成,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

英國作為一個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國家,擁有豐富的文化和種族融合。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英國的族群組成包括白人87.2%,黑人3%,印度與巴基斯坦裔佔4.1%。英語是英國約98%人口的主要語言,各地區的口音差異很大,甚至有時讓英國人自己感到困惑。此外,英國作為一個多國家的國家,全國各地還有很多其他語言的使用者,而因為一些歷史原因,波蘭語是英國第二大非母語語言。

在宗教信仰方面,英國的國教是基督教新教的英格蘭教會。然而,自上世紀中葉以來,英國教會的地位已經大幅下降,不到一半的人口參加教會禮拜或相信上帝。估計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與宗教無關。雖然基督教是英國的主要宗教,但少數宗教包括伊斯蘭教、印度教、錫克教、猶太教和佛教。

種族分布

White 87.2%, Black/African/Caribbean/black British 3%, Asian/Asian British

語言使用

Scots (about 30% of the population of Scotland), Scottish Gaelic (about 60,000 speakers in Scotland), Welsh (about 20% of the population of Wales), Irish (about 10% of the population of Northern Ireland), Cornish (some 2,000 to 3,000 people in Cornwall) (2012 est.)

宗教

Christian (includes Anglican, Roman Catholic, Presbyterian, Methodist) 59.5%, Muslim 4.4%, Hindu 1.3%, other 2%, unspecified 7.2%, none 25.7% (2011 est. by CIA)

英國 - 教育分佈
Note: (%)
英國 - 各國教育比較(第三期教育)
Note: (%)

勞工市場概況

英國勞動力市場以78%的參與率超越OECD的平均水平,具有高度靈活性。過去十年,受惠於創業環境,就業機會擴張,失業率穩定下降。

儘管整體數據顯示出良好表現,勞動力市場仍面臨一些挑戰,如收入成長緩慢、技術技能與職業培訓水平相對較低。此外,不穩定就業(如代理工作和零時合同)的比例增加,主要集中在低工資、低技能職業。據OECD的報告,估計有900萬成年人基本技能較低,其中約500萬人在工作。低技能工人通常集中在小企業和附加值較低的行業。

英國自2008年以來的生產率表現不佳,每小時產出和人均產出的成長遠低於其長期歷史趨勢,幾乎所有歐盟經濟體皆是如此,並且隨著疫情流行帶來了進一步的衝擊。儘管現在各國勞動力市場已經復甦,但英國的勞動力短缺將持續緊張,部分行業面臨技能人才短缺。2022年底的職位空缺數仍在歷史高位116萬,特別是在醫療保健、技術和零售領域的招聘困難日益加劇。

為應對這些挑戰,英國於2021年1月實施了新的移民政策,根據技能、資格、薪水和職業為歐盟和非歐盟公民打分,並根據分數發放工作簽證。該政策旨在減少低技能移民,但引起了商界和醫療保健部門的擔憂,認為這可能導致社會護理、運輸、食品製造和建築等行業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風險。如果短缺問題持續存在,政府可能會擴大短缺職業和季節性工作計劃的範圍。

此外,英國政府於2021年初放寬了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身份(BNO)的300萬香港居民獲得居留權和公民身份的途徑。預計到2025年,政府將簽發約300,000個BNO簽證,部分原因是預計在未來幾年歐盟移民數量將下降。然而,在該計劃的第一年,申請BNO簽證的人數僅有100,000人,低於政府的估計。

英國 - 勞動參與率
Note: (%)
英國 - 指標族群佔比總勞動人口
Note: (%)
英國 - 三級產業勞工人口比例
Note: (%)

地區概況

在過去20年間,英國南東部地區的人口成長最為迅速,人口從2001年的802萬增加至2021年的929萬。這個地區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顯著的成長,主要源於其地理位置靠近倫敦,這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此地區生活和工作。此外,南東部地區的科技、製造業和金融業發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國內和國際移民。

然而,在2017至2021年這五年間,英國北西部地區的人口成長速度最快,從2017年的726萬人增加到2021年的742萬人。這個地區的發展得益於政府的投資和基礎建設,以及曼徹斯特等城市在科技、創意和金融產業的蓬勃發展。

與此同時,過去20年和近五年的人口成長低於平均水平的地區主要集中在英國北部,如北東部和約克郡及亨伯。這些地區的經濟轉型相對緩慢,且傳統工業衰退的影響依然存在。從2001年至2021年,北東部地區的人口從254萬人增加到265萬人,約克郡及亨伯地區的人口從498萬人增加到548萬人。

在這20年間,英格蘭的人口成長顯著快於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成長率達到了14.3%。英格蘭的經濟發展,特別是倫敦和周邊地區,以及各大城市在科技、金融和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是人口成長的主要驅動力。此外,大量的國內和國際移民湧入英格蘭,進一步推動了該地區的人口成長。

相較之下,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的人口成長較為緩慢。雖然這些地區在旅遊業、能源業和農業方面具有競爭力,但是由於地理位置相對偏遠以及經濟轉型的挑戰,它們的人口成長低於英格蘭其他地區。在2001至2021年間,威爾士的人口成長率為6.8%,蘇格蘭的人口成長率為8.3%,而北愛爾蘭的人口成長率為13.1%。

英國 - 重點區域人口
註記:Unit: '000
英國 - 重點區域GDP
註記:Unit:英鎊
參考資料
  • 經濟資料:OECD、世界銀行、IMF、當地政府統計
  • 貨幣轉換與推算:IMF數據為基礎
  • 經濟成長推估:OECD、IMF、OECD、EIU、當地政府統計
  • 人口資料:聯合國人口與發展委員會
  • 種族、文化、語言:CIA Factbook
  • 失業率估算:ILO、UNECE、當地政府勞工資料統計
  • 貿易資料:聯合國 Comtrade、UNCTD
  • ICT基礎建設:國際電信聯盟(ITU)
  • 數據統整與歸算:OOSGA.org
  • 分析:小組分析
作者:經濟小組

我們的經濟小組聚焦在各國的人口結構變化、私人消費、零售狀況、地緣經濟、以及相應的國家貨幣與財政政策進行追蹤與分析

聯繫作者
您的來信內容將會寄送至負責該篇文章/調查/研究之作者或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