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Bear Market)的定義為何?

最後更新於:August 22, 2022

歡迎來到OOSGA官網!我們團隊從幫客戶落實市場進入的實地經驗,以及合作機構的產業調研中彙整了來自各國人口統計、經貿、政策、經商、以及產業的資訊,並免費提供給業者,盼能讓更多朋友了解其他市場的發展,並且讓商業可以真正的無國界。
定義

熊市為何?

熊(Bear)這一詞在十八世紀也被當作是「熊皮商人(bearskin jobber)」的縮寫(https://www.etymonline.com/word/bear?ref=etymonline_crossreference#etymonline_v_8204),在當時,出現過一句古老的諺語「在抓到熊之前賣掉熊皮(sell the bearskin before one has caught the bear)」,被用於形容「熊皮商人」在獲得熊皮時,以一個特定價格與買家交易,不過他們早就預計到熊皮價格會下跌,所以預先出售熊皮換取暴利。後來被用來形容為投機者出售的股票,同時期望價格會下跌。

而現今的「熊市」是許多證券交易員口中經常出現的「術語」,經常被用來描述證券和商品等「交易市場」總體向下的表現。簡單來說,就是指市場處於「經濟衰退」,並且大多數的「股票價值正在下跌」的「時期」,而下跌的幅度通常由近期高點下跌20% ,同時交易者對於市場反彈並不寄予樂觀希望。與之相反的「牛市」則是形容市場處於上升趨勢且經濟狀況普遍有利的市場。

而近代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熊市包括:

  • 2000網路泡沫:S&P500下跌48%,聯準會大幅降息救市
  • 2008次貸危機:S&P500下跌55%,美國政府推出7000億美元以及量化寬鬆(QE)的救市政策
  • 2020肺炎疫情:S&P500下跌33%,全球擴大QE,降息並加強流動性

而關於市場下跌多少、持續多久才可以被認為是熊市,仍是分析師和投資人爭論不休的問題。現今普遍認為,熊市可以是周期性的,也可以是長期的。前者持續數週或數月,後者可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如果個別證券或商品在一段持續時間內下跌 20% 或更多,也可以被視其處於熊市當中。

In Detail

熊市如何形成?

形成熊市的原因往往各不相同,總體來說,經濟放緩或衰退、經濟泡沫破裂、流行病、戰爭、地緣政治危機以及經濟的劇烈範式轉變,都是可能導致進入熊市的因素。經濟放緩或衰退的跡象通常是就業率低、可支配收入低、生產力低下、企業利潤下降,除此之外,政府對經濟的任何干預也可能引發熊市,直到市場上的價值被低估,或是好消息再次開始吸引投資者,熊市開始轉變為進入牛市。

Table of Contents
經濟小組

我們的經濟小組聚焦在各國的人口結構變化、私人消費、零售狀況、地緣經濟、以及相應的國家貨幣與財政政策進行追蹤與分析。

More From Us
灰色經濟
替代品
互補品
奢侈品
正常財
劣等財
經濟泡沫
牛市
Connect With Authors
*Your message will be sent straight to the team/individual responsible for the article.

歡迎訂閱

歡迎訂閱我們在不同市場的機會見解,可以先參考我們近期發送的信件,也希望您可以積極地分享回饋給我們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