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Authors
*Your message will be sent straight to the team/individual responsible for the article.
最後更新於:September 21, 2022
食品科技指的是在食品從研發、生產、儲存、加工、運輸等這一流程當中所有相關的數位科技與技術。相對於食品科學,僅聚焦在食品化學、營養學之範疇,食品科技則是整個食品供應鏈的應用。
然而在實務中,食品科技(Food Technology)與食品科學(Food Science)這兩個詞彙也經常混淆在一起使用,譬如在台灣大學,食品科技所指的即是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加工學與食品工程學這四類課程群所組成的學系(不過英文則是以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稱之);而在教相似主題的輔仁大學中,則以食品科學之詞彙代之。
而為了避免混淆,許多機構開始以食品科學與科技/技術/工程稱之(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譬如同樣的科系,新加坡大學則稱之為食品科學與工程。
那麼回到原本的定義上,食品科技既然是整個食品供應鏈的技術應用,那麼在現在的食品科技中涵蓋實際應用?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從供應鏈開始,在食品環境中,其供應鏈最初則是食品原材料的獲得,也就是農業階段的東西,其中常見的技術發展就像是優化農場效率與效益的農產管理軟體、IoT感應器、機器人與無人機等,這些技術聚焦在優化既有農場的生產效益,提高產值,也稱為農業科技(Agritech or AgTech),而同樣在生產階段,還有技術將生產從遙遠的郊外,轉移到都市內,其中像是垂直農產就是一個不斷獲得關注的領域。
下一個階段則是聚焦在食品的保存,巴氏殺菌(Pasteurization)、食物滅菌(Pasteurization)、冷藏技術(Cooling)、冷凍技術(Freezing)、歐姆加熱(Ohmic Heating)、微波、以及射頻(Radio Frequency)等等。
再下一個階段,則是聚焦在最終食品的製作,也就是消費者最後會看到的樣貌,而這一塊領域也是在食品科技中,最受關注與投資的領域,譬如像是Beyond Meat、Impossiboe Meat,或是燕麥奶這一類型的植物性飲食(Plant-based Diet)。
最後一個階段則聚焦在物流層面上,過去五年間成長最快的領域莫過於如Uber Eat、GrabFood、美團外賣這一類型將餐廳食品寄送至消費者的食品外送平台;其中還有一些發展則聚焦在,將食材以訂閱制的方式,寄送給消費者(許多企業還會提供營養個人化建議的服務);再者,還有些業者則是聚焦在將農田、畜牧等環境的食物,跳過所有中間商,直接寄送給消費者的服務型態。
我們團隊追蹤各國經濟、政策、貿易,以及7個主要產業的變化與發展,支撐相關產業的大中華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部署策略。
歡迎訂閱我們在不同市場的機會見解,可以先參考我們近期發送的信件,也希望您可以積極地分享回饋給我們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