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財(Intermediate Goods)的定義為何?

最後更新於:September 1, 2022

歡迎來到OOSGA官網!我們團隊從幫客戶落實市場進入的實地經驗,以及合作機構的產業調研中彙整了來自各國人口統計、經貿、政策、經商、以及產業的資訊,並免費提供給業者,盼能讓更多朋友了解其他市場的發展,並且讓商業可以真正的無國界。
定義

中間財為何?

中間財指的是那些被用來製造成最終財(Final Goods)的商品。也可以理解中間財為整個生產過程當中,位於原物料以及最終財之間的所有商品。

譬如對於台灣產業來說非常重要的半導體,即是一種中間財,用於不論是汽車、手機、還是任何需要運算的電子產品。而半導體所使用的原物料像是鍺、硅、硒等,則是一種原物料。而當一間公司晶片、面板、攝像鏡頭、電池等等製作在一起變成手機,並販售給最終消費者,該商品就是所謂的最終財。

有些中間財,也會直接銷售給最終消費者,像是咖啡豆、糖等。以咖啡豆為例,包裝放在大賣場販售的為最終財,而批量販售給工廠、抑或是咖啡廳的,則是中間財。再評斷哪些是中間財、哪些是最終財時,只要看買家是否為最終消費者就好,只要是最終消費者,該產品即為最終財。

像是原物料、中間財、最終財這種商品類性的分類,對於經濟統計,尤其是GDP來說,非常重要。像是中間財,其銷售與採購,是不會被計算至GDP的消費當中,GDP僅計算最終財的銷售,以避免重複計算。

In Detail

中間財在全球貿易擔任什麼樣的角色?

2000-2020年間,中間財的貿易總額成長了三倍之多,每年的貿易總額高達十兆。以台灣為例,像是晶片、螢幕、鏡頭等類型的中間財,就是台灣出口的最大宗,佔比大約四分之三的出口總額。

那中間財的貿易又代表著什麼意義? 我們可以從幾個故事來理解。

在原子筆製造的產業鍊中,中國有三千多家製筆企業、二十萬餘的就業人口、每年生產四百多億支筆,然而其中的原子筆內的球珠,卻長年依賴進口,國內在過去是沒有相應的技術(2020年後,太鋼完成了相關技術的研發),而這個筆頭上的球珠的相關技術,長年掌握在日本與瑞士企業手上,中國則每次生產筆,都必須向這兩個市場進口大量的球珠,也就是中間財,才能完成原子筆,也就是最終財的製造。

同樣的,在中國國內獲得數千億投資的半導體同樣如此,相關技術掌握在美、日、韓、台等市場中,故此需要進口相應的中間財,去支撐國內製造。

而對於台灣,像是晶片、螢幕等中間財,就是台灣出口的最大宗,佔比大約四分之三,故此也能猜想到,隨著中國發展進口替代的技術,這一類型中間財出口也會受到影響。

Table of Contents
經濟小組

我們的經濟小組聚焦在各國的人口結構變化、私人消費、零售狀況、地緣經濟、以及相應的國家貨幣與財政政策進行追蹤與分析。

More From Us
DDP(稅訖交易條件)
DPU(卸貨地交易條件)
DAP(目的地交貨條件)
CIP(運保費付訖條件)
CPT(運費付訖條件)
CIF(運保費在內條件)
CFR(運費在內條件)
FOB(船上交貨條件)
Connect With Authors
*Your message will be sent straight to the team/individual responsible for the article.

歡迎訂閱

歡迎訂閱我們在不同市場的機會見解,可以先參考我們近期發送的信件,也希望您可以積極地分享回饋給我們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