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馬來西亞 - 零售與電商市場概況

在馬來西亞,33.9% 的人口在過去的一年間曾經通過網路消費,並且在這當中 66.6% 為頻繁的電商消費者,平均每週都會透過網路消費。

Last Updated: February 1, 2023
mys
主管摘要

馬來西亞的電商市場如何?

馬來西亞的電子商務銷售額持續強勁成長,在過去十年中持續支撐了兩位數的銷售額成長,並且一直持續到 2021 年,儘管與上一年相比成長率略有放緩。 在疫情之前,電子商務在馬來西亞已經出現強勁成長。 然而,疫情導致銷售額成長更大,儘管該類別的銷售額現在開始時基數較高,但 2021 年的成長率僅略有放緩。

疫情和由此產生的社交距離規定是消費者對電商產生濃厚興趣的主要驅動因素。 2021 年,包括非雜貨專賣店在內的非必需品零售店因應對Delta疫情浪潮而採取的檢疫措施被迫關閉數週。 即使在重新開業後,這些商店的滿負荷運營能力也受到限制。 由於擔心感染病毒,許多消費者也一直不願在擁擠的商店購物。 鑑於這些情況,電商在 2021 年出現非常強勁的銷售成長也就不足為奇了。

自疫情開始以來,基於電商提供的繁多產品種類與便利性,再加上相對於實體價格通常較低的特性(這對於價格較敏感的馬來西亞消費者,以及疫情重創經濟的期間來說非常具吸引力,),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使用電商。

雖然在過往,普遍馬來西亞人基於不信任而對於數位支付的牴觸往往限制了電商的發展,然而隨著數位支付變得越來越普遍並且現金的使用減少,這些阻礙電商更廣泛採用的障礙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尤其是近年來ShopeePay、Touch N Go電子錢包等電子錢包的普及率大幅提升,電商平台更容易吸引和留住客戶。

自疫情開始以來,數位錢包和支付應用程序的普及也顯著增加。 這可以歸因於避免處理現金的願望,現金被認為是病毒的潛在載體。 對數位支付的偏好已經變得如此普遍,以至於街頭小攤和售貨亭現在也提供了通過在銷售點掃描二維碼通過電子錢包支付的選項。 疫情期間嚴格的社會隔離措施以及遠程工作和居家隔離的廣泛採用也推動了對數位支付的需求。 這有助於讓許多馬來西亞人熟悉數位支付,並增強他們對從事數位商務的安全性和保障性的信心。

此文為Google翻譯,原文取自OOSGA Global

馬來西亞線上與線下交易總額|十億美金
馬來西亞線上與線下成長狀況|(%)
馬來西亞零售業附加價值佔比總GDP|(%)​
馬來西亞電商佔比總零售|(%)​
平台競爭

馬來西亞的電商平台分布狀況為何?

在馬來西亞,與其他東南亞國家一樣,電商產生的大部分價值都來自第三方在線市場,其中國際巨頭 Shopee 和 Lazada 處於領先地位。 然而,在 2021 年,Lazada 開始輸給其競爭對手 Shopee。 Lazada 面臨的挑戰之一是無法針對多元化和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馬來西亞市場充分本地化其產品。

此外,自從被阿里巴巴收購後,Lazada 出現了停滯。 這些因素為 Shopee 創造了機會,Shopee 擴大了影響範圍和產品範圍,以吸引更廣泛的消費者群並從 Lazada 獲得市場份額。 不確定 Lazada 是否能夠在未來恢復並與 Shopee 展開更激烈的競爭,但該公司一直在數位和實體領域開展強有力的廣告和營銷活動,以實現這一目標。

發展趨勢

馬來西亞的零售與電商趨勢有哪些?

近距離零售的興起:自疫情以來,馬來西亞對便利店和其他近距離零售形式的需求顯著增加。 這是由於人們避開擁擠的商店並希望呆在家裡,導致這些更靠近消費者家庭和工作場所的小型零售業態對大賣場展開競爭。 因此,一些連鎖大賣場關閉了門店,而捷安特則更名並推出了更小的概念店,以與便利店的崛起競爭。

社群商務盛行:社群商務已成為馬來西亞小型供應商的常見銷售通路。 Facebook 是此類在線商務最受歡迎的平台,其次是微信和 Pinterest。 在疫情之前,智能手機的高普及率以及社群媒體和數位通路的使用增加推動了馬來西亞社群商務的成長。 最受歡迎的電商類別包括美容和個人護理、服裝和鞋類以及玩具和遊戲。 被稱為 Instashops 的 Instagram 商店在馬來西亞的成長尤為強勁,尤其是在穆斯林時尚服裝和鞋類零售商中。

跨境效應:在疫情之前,跨境電商成為馬來西亞零售業的普遍商業模式,並且該行業的參與者數量在 2021 年持續增加。Jetspree Yellow Porter 一直處於 走在這一趨勢的前沿,提供將馬來西亞在線購物者與可以從其原產國購買產品並將其交付給購物者的旅行者聯繫起來的服務,或者為購買的物品提供負擔得起的端到端國際運輸和最後一英里送貨服務來自國外的電商或實體店。

馬來西亞 - 金融體系的完善

33.9% 的消費者在網路上消費

在 馬來西亞,大約有 21.3% 的人口會使用信用卡,而 73.8% 會使用Debit卡。  雖然有著 33.9% 的 人口透過線上交易,然而僅有 32.6% 的人有網路銀行。

來源:世界銀行、支付提供商、eMarketer

% 擁有金融帳戶

% 擁有信用卡

% 擁有Debit卡

% 透過數位的渠道支付或是取得金錢

% 通過線上購買東西

% 使用線上銀行

% 使用網路繳費

% 電商滲透

馬來西亞 - 電商每週概況

在馬來西亞的線上消費者,每週是如何使用電商的?

來源: Statista Digital Market Outlook
Main Drivers

對於在馬來西亞的消費者,哪些要素為驅動他們線上購買的主要動因?

Source: GWI.com (Q3, 2021)
% of respondents think is their main drivers | Multi-select survey

馬來西亞市場的消費品電商分佈狀況如何?

馬來西亞, 有大約 14.43 百萬 個消費品的電商購物者,並且每年消費總額大約 8.17 十億 美金, 人均消費品電商總消費大約為 566 美金。

同時, 55.9% 的消費者透過手機完成消費品之電商交易。

馬來西亞 - 消費品電商總額|單位:百萬美金

在馬來西亞,與旅遊相關的電商狀況為何?

來源:Digital Market Outlook 2021
馬來西亞 - 旅遊電商總額|單位:百萬美金

數位媒體與訂閱相關的電商市場

來源:Digital Market Outlook 2021
馬來西亞 - 數位媒體電商|單位:百萬美金

馬來西亞的食品外送市場概況

馬來西亞有大約 8.05 百萬 的人透過線上點餐,並使用外送服務,點餐人數的增長在2021-2022為19.6%.  市場總額為 281.1 百萬 美金,而每一用戶均攤之營收為 34.92 美金。

年度用戶數變化(%)

年度食品外送成長變化(%)

用戶平均年度總支出(USD)

馬來西亞的數位支付概況

馬來西亞有大約 14.52 百萬 的人透過數位之渠道支付與交易,人數在過去的一年間更是增長了 10.3%.  2021年的年度交易總額為 14.06 十億 美金,也就代表著每一用戶均攤大約 969 美金的交易。

年度數位支付用戶變化(%)​

年度數位支付市場變化(%)

每用戶平均年度交易總額(USD)

The Development

其他國家電商發展

參考資料
  • 零售營業額:Edge By Ascential、eMarketer、Euromonitor Retail Passport
  • 貨幣轉換與推算:IMF數據為基礎
  • 消費意願:Statista Digital Market Outlook, GWI
  • 零售通路:Euromonitor、當地企業財報、當地公協會資源
  • 交易媒介:信用卡公司、IMF
  • 數據統整與歸算:OOSGA.org
  • 分析:消費者研究小組分析
作者:消費者研究小組

我們的消費者研究小組聚焦在各國消費變化、電商、意願、以及消費能力指標的評估。

消費者研究小組
Your Name
Email *
Your Message

Consider Subscribing
我們團隊定期定期提供訂閱者在主要國家中,市場面向、消費者面向、以及在政策與科技的大趨勢中所孕育出來的機會與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