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

消費品業 - 全球市場現況、主要發展趨勢(2023-2028年)

最後更新於: August 5, 2022

消費品業的發展如何?

消費品產業涵蓋極廣,但不變的定律就是,消費品這一產業與所謂的市場環境/私人消費、消費者偏好與習慣、以及相關產業上的採購以及物流等要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這也導致在這些元素的變化,將進一步的驅動並且影響消費品業的發展。譬如以經濟為例,隨著疫情逐漸在各國變得嚴重,限制了消費者「服務性質的消費」,同時各國的振興政策,更是提高了家庭的可支配消費,在幾乎所有市場,耐久財(汽機車、電器、以及其他可以使用三年以上的商品),都出現了大幅的提高。

又或著是以消費者偏好為例,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期待更直接、更多選擇、更全面的服務,消費品業者也加大了其在最後一哩物流、多渠道部署、支付多元性、訂閱制、以及各種其他類型的服務,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再者,隨著跨境的採購變得更加容易(不僅是對於企業、同時也是對於消費者),企業在像是私有品牌(Private Label)等類型的跨境合作,也變得更為頻頻;而對於消費者來說,能夠直接通過所謂的跨境電商購買全球商品,更是讓各個國家的業者都能做全球生意,同時讓本地業者必須面對國際競爭。

有趣的是,雖然過去的三、四年間,消費品產業經歷了非常龐大的打擊,不論是來自疫情、供應鏈斷鏈、俄羅斯侵烏,以及隨之而來的原物料成本大漲,再加上各國央行為了因應這一趨勢而持續升息,打擊了總體經濟的前景以及消費支出。但是,橫跨各國消費品與零售的發展仍然超出預期,雖然成長減緩,但是強勢的勞工市場、政府振興政策以及消費者在疫情期間的儲蓄,仍支撐著消費市場發展。

不過絕大多數的先進國家儲蓄率的降低以及工資成長的減緩也將影響2023年的前景,然而與此同時,從疫情當中走出來的印度、東協、中東以及中國,將會成為全球消費品的成長引擎。

全球零售市場發展(2023-2027年)

美國

預計到 2023 年,通貨膨脹將顯著抑制消費需求。 根據預測,繼上一年收縮 1.5% 之後,美國消費品產業有可能會再同比收縮 2.8%。 預計這一下降將影響所有行業,其中紡織、皮革和服飾產業預計收縮率最高,為 5.7%。 這種收縮歸因於各種經濟狀況,包括持續的通貨膨脹,預計這將抑制消費者支出。

影響通貨膨脹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烏克蘭持續的衝突。 預計到 2023 年,其後果將導致食品價格繼續上漲。儘管美國比歐洲更能免受能源價格衝擊的影響(得益於其強勁的國內開採業)。傳統上從烏克蘭出口的農產品短缺正在對全球產生影響。  此外,糧食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化肥短缺預計將成為 2023 年的一個緊迫問題。高昂的天然氣價格嚴重擾亂了歐洲的生產,而全球主要出口國俄羅斯也面臨著自身的挑戰。

此外,延長的拉尼娜天氣週期給糧食生產者帶來了額外壓力,導緻美國農作物減產。 然而,天氣週期預計將進入厄爾尼諾階段,引發人們對 2023/24 年作物產量提高的希望。 儘管前景樂觀,但預計在 2024 年供應限制大幅緩解之前,價格將保持異常高位。

通貨膨脹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也很顯著。 食品需求缺乏彈性,加上食品價格高企,意味著食品消費將佔可支配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這種轉變可能會減少對紡織品、皮革和服裝等可自由支配的消費相關商品的需求,儘管這些品類沒有出現嚴重的供應中斷或價格上漲。 此外,激進的貨幣緊縮和俄羅斯-烏克蘭衝突等關鍵經濟問題將推動變革。 收緊貨幣政策導致的借貸成本上升預計會增加失業率並減少消費,從而影響耐用品的近期產出。 另一方面,持續不斷的衝突導致農產品和化肥短缺,進而推高糧食生產成本。

中國大陸

對 2023 年的預測表明,在取消零 Covid 政策後,消費者活動有望復蘇。 預計該部門產出將在 2023 年增長 5%,並在 2024 年同比增長 6.4%。這一成長主要是由完全取消封鎖限制推動的,推動整個 2023 年的消費復甦。所有消費品類預計將經歷擴張,家具和皮革製品製造等需求富有彈性的品類,由於在疫情期間急劇收縮,預計將出現顯著增長。

儘管有這些有希望的預測,但由於消費者信心尚未完全反彈,因此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這對該產業的成長構成潛在風險。 如果消費者仍然不願花掉他們在封鎖期間積累的積蓄,那麼預期的「消費熱潮」可能無法實現。 這可能導致該纏夜的複蘇進一步推遲到 2023 年下半年,甚至推遲到 2024 年。

此外,預計 2023 年初開始的全球經濟放緩將影響中國出口。 這將對紡織和服裝等品類產生特別大的影響,中國貢獻了全球近一半的產出。 因此,對這些品類的增長預測相對溫和,預計服裝增長 1.5%,紡織品增長 3%。 這一成長明顯低於其他消費品類的預測。

由於地理距離的原因,預計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持續的衝突對中國的影響有限,這對中國消費者的信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此外,中國的糧食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給自足的,其大部分玉米和小麥消費都是在國內生產的。 然而,中國 60% 以上的葵花籽油依賴烏克蘭,作為全球最大的食品進口國可能會給該行業帶來一定程度的風險。

有幾個因素是這一預計增長的驅動因素。 首先,與前幾代人相比,中國崛起的中產階級更傾向於消費而不是儲蓄。 這一人群對價格變化也不太敏感,並且通常尋求更高質量的商品。 此外,零新冠病毒政策的終止和隨後嚴格封鎖限制的取消預計將在 2023 年催生消費熱潮,營造有利於經濟顯著增長的環境。

歐盟區

對歐元區的消費品產業的預測顯示,2023 年同比收縮 0.7%,沒有最初預期的那麼嚴重。 天然氣價格下跌和整個歐洲異常溫和的冬季有助於取得這一溫和成果。 這些因素減輕了對消費者可支配收入的影響,消費者可支配收入通常因高昂的取暖費而緊張。 因此,儘管消費者信心仍處於低位,但近幾個月來穩步增長。

然而,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持續不斷的衝突構成了重大挑戰,大大抑制了產業產出。 儘管天然氣和農產品價格已從 2022 年的峰值回落,但預計食品價格在短期內仍將保持高位。 這種情況再加上利率上升,可能會抑制整個 2023 年的家庭消費。

預計農業部門將面臨特別的中斷,預計年內商品供應將減少。 俄羅斯已停止向歐洲出口化肥,由於天然氣價格趨高,歐洲用於化肥製造的氨產量自 8 月以來已大幅下降 70%。 儘管隨著需求減弱和天然氣價格下跌,化肥價格正在下降,但去年價格飆升的滯後效應可能會增加糧食生產者的生產成本,從而有可能在 2023 年推高糧食價格。此外,衝突限制了全球農產品供應 短期內,因為烏克蘭和俄羅斯是穀物和葵花籽油的重要出口國。 這一系列因素導致食品價格出現幾十年來最快的上漲。

食品的基本性質和歐元區國家的相對財富可能會阻止對食品產量的嚴重影響。 然而,隨著食品消費佔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越來越大,消費者信心預計會減弱。 因此,與更多可自由支配消費相關的子產業,如紡織品、皮革和服裝,預計 2023 年將經歷更大的產出收縮。俄羅斯-烏克蘭衝突繼續大幅推高價格。 能源和食品等必需品的高成本正在縮減實際收入並降低消費者信心。 預計這種情況將降低近期產出並減緩復甦步伐。 影響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衝突的持續時間。

消費品業的定義為何?

消費品業涵蓋所有一般消費者(個人或家庭)會直接購買的商品,相對於由企業/製造業購買。可以進一步細分成耐久財/耐用消費品(Durable Goods),也就是使用週期較長,通常超過一年的商品,如汽機車、家居、與電器;以及非耐久財/非耐用消費品(Non-durable Goods),也就是立即消費完畢且相對容易耗損的商品,譬如酒精與無酒精飲料、包裝食品、家居與個人用品、妝品與保養、服飾、奢侈品、以及消費性電子產品等。

  1. 食品(Food):食品是指供人類食用的各種物質,包括蔬菜、水果、肉類、奶製品、糖果等。
  2. 飲品(Beverage):飲品是供人飲用的各種液體,包括水、果汁、茶、咖啡、酒等。
  3. 菸酒(Tobacco & Alcohol):菸酒是供人抽飲的菸草和酒精飲品。
  4. 服飾與鞋品(Apparel & Shoes):服飾與鞋品包括各種衣物和鞋類。
  5. 消費性電子產品(Consumer Electronics):消費性電子產品是供一般消費者在家庭或個人生活中使用的電子設備。
  6. 美妝與護理(Cosmetics & Care):美妝與護理產品包括化妝品和護膚品。
  7. 家居用品(Household Goods):家居用品是供家庭使用的各種物品,包括家具、床上用品、廚房用品等。

食品與飲品

食品製造商的獲利在2020-2021年間大幅飆升後,2022年即因爲燃料成本上升而擠壓了產業的整體獲利,不論是雀巢(瑞士)、達能(法國)、聯合利華(英國)和可口可樂(美國)等全球領先的食品消費品公司都在主要市場中提高了定價(尤其是歐洲),預計越來越多業者將會跟進。

鑑於歐洲(大多數這些全球公司的總部所在地)的通膨壓力,我們也看到他們在供應鏈上的部屬發生了一些變化,譬如像是從成本較低的地區採購來減輕通貨膨脹的影響。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雀巢,雀巢正在探索從亞洲而不是歐洲採購乳清的機會。 這種轉變將有助於這些公司在持續高通膨的環境中保護其獲利能力。

再者,疫情與氣候變遷也讓食品安全和可持續性等話題推到了最前沿。 全球變暖對全球食品行業構成了重大障礙,平均氣溫上升和極端天氣現像不斷升級影響了主要食品產區的生產。 這種干擾加劇了本已緊張的全球食品供應鏈。 此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如俄烏戰爭,很容易加劇對糧食安全的擔憂。 這種情況要求迫切需要採用可持續的農業做法。 然而,發展中經濟體能否負擔得起這種做法仍然是一個關鍵問題。 作為回應,企業預計將更多地投資於能夠更好地管理食品供應鏈、減少浪費和採用更可持續的做法的技術。 阿里巴巴(中國)等公司在城市溫室中使用AI,AeroFarms(美國)使用無人機監測作物生長,這些公司就是這一趨勢的顯著例子。

消費性電子產品

預計到 2023 年,消費電子產業仍將容易受到需求和供應方面衝擊的影響,供給端主要來自於中美貿易之間的緊張、貿易制裁與限制以及供應鏈上仍然不穩定的壓力。在需求面向,則來自於2021-22年間的供給過剩而導致的影響,同時還有經濟成長停滯的2023年,許多消費者也將節約支出,將支出項目轉為必要性支出,限制了電子消費品成長。

根據研究公司IDC的數據,2022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9.7%,總出貨量為3.019億部,第四季也同樣是呈衰退狀態。 但預計 2023 年將成長 2.8%。同時,5G 網絡的推出將繼續推動這一成長。 根據StatCounter 的數據,就全球操作系統市場而言,截至 2022 年 12 月,Android 以 72.37% 的份額保持顯著領先,而蘋果的市場份額有所下降。

在個人電腦市場,聯想將繼續與惠普展開激烈競爭,而戴爾則保持第三大市場份額。 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三星仍然是領導者,儘管它受到來自小米的激烈競爭的挑戰,由於其在歐洲和亞洲的受歡迎程度,小米已超過蘋果成為第二大手機銷售商。 然而,華為的智慧型手機業務一直受到美國製裁的阻礙。

在此同時,智慧家庭、智慧生活以及聚焦在健康性質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將承載著最多的機會。再者,整個電子消費品都將從數位化浪潮中受益,在新興市場網路使用的增加,以及不斷變化的消費者偏好與需求,都將改變未來墊子消費品的面貌。

服飾與鞋品

雖然預計整個服飾和鞋品產業將在 2023 年放緩,但仍有一些細分市場會出現增長,而且個別公司的成功會有所不同。 傳統上具有彈性的快時尚細分市場受到高原材料成本的影響。 例如,來自瑞典的快時尚巨頭 H&M 的利潤出現下滑,而其西班牙競爭對手 ZARA 則能夠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而不會嚴重影響其營收。 此外,像 SHEIN 這樣主要經營電商的中國快時尚零售商正在對傳統的西方品牌構成越來越大的競爭。

另一方面,在奢侈品零售領域,歐洲和美國的宏觀經濟挑戰預計將部分被中國的重新開放所抵消。 中國擁有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場,擁有越來越多的高淨值人士 *HNWI),他們推動了需求。 儘管 2020 年實施了國際旅行限制,但中國政府在 2019 年下調了奢侈品進口稅,同時取消了對外國品牌的零售限制,這提振了國內需求。 展望未來,隨著 2023 年旅行限制的放鬆,一些富裕的消費者將重返國際市場,但預計中國將繼續轉向國內奢侈品消費,這一趨勢因疫情而加劇。 因此,中國乃至更廣泛的亞洲預計將成為一個日益重要的奢侈品消費市場,預計到 2023 年將佔全球高淨值家庭的 18% 以上。

在服飾與鞋品中,新材質的研發、整合晶片與運算至紡織品、永續以及聚焦在提供特殊需求人士之產品將會出現最顯著的成長。

重點趨勢

整個消費品市場由於過於龐大且繁雜,整個市場機會也非常多向,不過我們認為以品類來說,最為核心的趨勢將會聚焦在健康、永續、高品質(平價)、針對細分市場的設計、以及客製(個人化)。

以健康為例,橫跨所有類別,不論是紡織、電子產品、食飲品、妝品、居家甚至是菸酒, 那些正在推進高成長的品牌,無不外乎就是以健康為主軸的產品,而這些品類可以進一步的細分為幾個面向,其分別為:

  • 更健康的替代方案:也就是做出同樣的產品,但是提供更健康的配方。這一趨勢雖然延燒已久,但是隨著技術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產品也被廣為採納。
  • 更方便的解決方案:這一品類的產品通常把重點圍繞在讓消費者可以更快速地取得健康的效果,他可以是原先比較繁瑣的檢測,而通過On-the-shelf的電子產品即可以完成。
  • 創造健康為核心的社群:這一類型的公司圍繞在健康議題上,創建起了自己的社群,而其成長模式也通常仰賴口碑效應以推動有機的成長,Lululemon與Peloton都是這一類型的範例。
參考資料
  • Shipment in Electronic Devices & PC: IDC
作者:經濟小組

我們的經濟小組聚焦在各國的人口結構變化、私人消費、零售狀況、地緣經濟、以及相應的國家貨幣與財政政策進行追蹤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