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品產業涵蓋極廣,但不變的定律就是,消費品這一產業與所謂的市場環境/私人消費、消費者偏好與習慣、以及相關產業上的採購、以及物流等要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這也導致在這些元素的變化,將進一步的驅動並且影響消費品業的發展。譬如以經濟為例,隨著疫情逐漸在各國變得嚴重,限制了消費者「服務性質的消費」,同時各國的振興政策,更是提高了家庭的可支配消費,在幾乎所有市場,耐久財(汽機車、電器、以及其他可以使用三年以上的商品),都出現了大幅的提高。
又或著是以消費者偏好為例,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期待更直接、更多選擇、更全面的服務,消費品業者也加大了其在最後一哩物流、多渠道部署、支付多元性、訂閱制、以及各種其他類型的服務,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再者,隨著跨境的採購變得更加容易(不僅是對於企業、同時也是對於消費者),企業在像是私有品牌(Private Label)等類型的跨境合作,也變得更為頻頻;而對於消費者來說,能夠直接通過所謂的跨境電商購買全球商品,更是讓各個國家的業者都能做全球生意,同時讓本地業者必須面對國際競爭。
消費品業涵蓋所有一般消費者(個人或家庭)會直接購買的商品,相對於由企業/製造業購買。可以進一步細分成耐久財/耐用消費品(Durable Goods),也就是使用週期較長,通常超過一年的商品,如汽機車、家居、與電器;以及非耐久財/非耐用消費品(Non-durable Goods),也就是立即消費完畢且相對容易耗損的商品,譬如酒精與無酒精飲料、包裝食品、家居與個人用品、妝品與保養、服飾、奢侈品、以及消費性電子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