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

電子科技業 - 全球市場現況、主要發展趨勢(2023-2028年)

最後更新於: August 5, 2022

電子科技業的發展如何?

隨著全球半導體銷售和生產急劇下滑,預計持續的電子產品衰退將加深。 由於服務器晶片銷售疲軟和庫存大幅調整,主要晶片製造商已大幅下調今年上半年的收入預期。 目前的預測表明,2023 年全球電子元件和電路板產量將萎縮 5.8%,從而加劇產業壓力。 然而,預計這種下降將在今年第二季度觸底,強勁復甦的希望寄託在 2024 年。

儘管存在短期困境,但在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等主要參與者的大規模資本支出計劃下,半導體產業的長期前景依然樂觀。 在向自動化的結構性轉變、數位經濟的興起和行動性變化的推動下,對高階晶片的需求預計將增加。 儘管如此,由於消費習慣從商品轉移、投入成本不斷上升以及經濟環境脆弱,電腦齒葉仍然處於低迷狀態。 隨著 2022 年第四季度全球 PC 銷量同比暴跌 28.5%,其將有可能在 2023 年連續第二年下滑。

電信設備生產是這一嚴峻形勢中的例外,今年預計成長 5.3%,主要歸功於行動和寬帶基礎建設的持續升級。 然而,對傳統電子產品的需求不溫不火,因為對這些商品的投資已經見頂,消費習慣正在轉向服務。 半導體週期的低迷已經惡化,預計來年全球產量將急劇下降。

亞洲繼續成為全球電子產品生產中心,其中半導體、電腦和通訊設備處於領先地位。 然而,美國和歐盟都在努力加強其半導體生產,美國 CHIPS 法案等舉措鼓勵國內投資。 另一方面,精密和光學儀器的生產主要位於發達經濟體,並與其投資週期密切相關。

電子產品和電腦的生產很容易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消費電子產品和 PC 的需求受家庭支出趨勢驅動,而企業 IT 硬件和精密儀器則依賴於企業支出。 當前週期的特點是經濟環境疲軟、終端使用需求疲軟導致半導體產量下降以及庫存調整。 通貨膨脹和利率上升進一步限制了發達國家的投資。

展望未來,在工業自動化、數位化程度提高以及對電動汽車等新興產業晶片的依賴的推動下,電子和計算機產業預計將成為製造業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 然而,「晶片國家主義」的興起可能會導致技術差異和生產過程效率低下,從而可能影響產業生產力。

美國市場

預計電子科技產業在美國將在 2023 年下半年進入溫和衰退,引發電子產品和電腦生產的急劇下滑。 預計這種低迷將與已經在進行中的全球經濟衰退保持一致,對該產業產生相當的影響。 例如,由於需求疲軟和全球半導體週期的轉變,預計電子元件產量在短期內將大幅下降。

儘管近期面臨挑戰,但在 CHIPS 和科學法案的通過推動下,未來似乎充滿希望,該法案將會於 2025 年起振興國內生產(也就是近期的投資發酵期)。 據半導體產業協會稱,已宣布對新的晶片製造設施進行價值超過 2000 億美元的投資,這是邁向長期復甦的重要一步。 此外,基礎建設升級推動了電信設備的顯著成長。 雖然國內智慧型手機產量仍然相對較低,但該產業的超常表現可能歸因於這些升級。 儘管預計 2023 年成長放緩,但電信有望成為明年電子產品中表現最強勁的產業。

然而,儘管全球需求疲軟,電腦和辦公設備產業卻表現出意想不到的韌性。 國內產量小,成長不穩定,預計未來幾個季度將出現大幅下滑。 據估計,該產業將在 2023 年出現大幅下滑。作為美國最大產業的精密儀器生產正受到投資支出不足的拖累。 儘管存在這些不利因素,但通過 CHIPS 法案進行的持續投資以及 5G 升級等基礎設施改進仍有可能在中期增加國內容量並提振電信產業。

中國市場

由於外部需求疲軟,對於身為全球大多數低階電子產品生產的領導者的中國,今年將迎來充滿挑戰的一年。 鑑於中國占全球電腦和電信生產的一半以上,中國的生產趨勢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全球需求狀況的影響。 然而,國際行動和寬帶基礎建設的升級預計將促進全年電信設備生產的穩健成長。不過使事情更加複雜的是,美國對向中國出口先進晶片和晶片製造技術的限制可能會剝奪中國晶片製造商的關鍵部件、資金和技術。 同時這項禁令也廣泛的獲得了國際支持,日本和荷蘭這兩個最大的半導體資本設備出口國也陸續加入。 這可能會阻礙中國晶片製造商利用尖端技術升級國內晶圓廠的能力。 然而,由於企業庫存充足,預計對中國晶片製造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

一旦這些庫存耗盡,影響可能是巨大的。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估計表明,假設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變,到 2026 年,這些限制可能會使邏輯晶片的產量減少 11%,內存晶片的產量減少 47%。 然而,這一充滿挑戰的形勢也可能會刺激對半導體技術的投資,該產業已被北京指定為具有戰略重要性的產業。 據估計,中國的半導體技術落後西方近十年,這意味著這些投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見效。

美國的制裁可能會無意中加速中國從重工業轉型,幫助其提升價值鏈。 然而,疲軟的外部需求,尤其是對在大流行期間經歷強勁增長的計算機的需求,以及貿易限制在未來幾年對中國半導體製造商造成嚴重破壞。

歐盟市場

歐盟 2023 年電子產品生產前景轉好,與大多數其他主要地區形成鮮明對比。 天然氣價格從之前的峰值大幅下跌,造成的經濟損失比最初預期的要小。 雖然電子產業不是主要的能源消費產業,但價格下跌間接影響投資和消費支出,為產業提供了提振。

促成該地區相對彈性的一個因素還有歐洲晶片製造商的獨特關注點。 歐洲的大部分生產都致力於為汽車行業生產晶片。 經過多年的緩慢成長,部分原因是晶片供應,電動車生產已成為歐洲製造業的亮點。 最近對歐洲晶片製造設施的投資中有相當一部分專門用於生產汽車晶片。 此外,美國晶片製造商 Wolfspeed 已宣布計劃在德國投資 30 億歐元新建工廠,以生產電動汽車和工業晶片。

荷蘭半導體設備製造商 ASML 也同意限制其最先進的晶片製造設備向中國出口。 儘管被歸類為機械而非電子產品,但 ASML 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與美國和亞洲大部分地區類似,歐洲在半導體製造方面也懷有戰略野心。 然而,儘管去年宣布的《歐洲晶片法案》撥出 430 億歐元用於公共和私人投資,但行業專家質疑這是否足以讓歐盟實現其到 2030 年將其在全球晶片生產中的份額翻一番的雄心勃勃的目標。

歐洲的電子元件生產將受益於綠色革命,特別是由於電動汽車的增長。 然而,半導體週期的轉向可能使歐元區面臨潛在風險。 幸運的是,它對汽車行業的依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免受全球因素的影響。

電子科技業的定義為何?

電子科技業涵蓋了所有需要使用到「電子」的產業,也就是以下:

  • 電腦與辦公設備:電腦與辦公設備領域,雖然在疫情期間出於遠端工作之需求,而出現了顯著的成長,然而隨著過度供給、經濟成長放緩等趨勢,目前也連續四季呈現衰退。
  • 電子元件與電路板:其中包含電容器、電阻器等元件,也包含了電路板以及電子螢幕等。這一產業在疫情期間也受到需求帶動,而出現了顯著成長。然而在疫情趨緩與經濟成長放緩的現在,其成長仍受到主要國家上岸一些製造供應鏈而維持了其市值。中國雖然在設計與高科技製造領域遠遠落後於其他先進國家,然而中美脫鉤的現況也將加重中國本土對於發展該領域之投資。而美國、日本、西歐國家同樣的,也在加速本土高科技供應鏈的發展。
  • 電子通訊設備:其中包含手機、配電盤、電視、廣播設備等。5G在各個國家逐漸地部署雖然穩地了電子通訊設備的成長,然而用戶採納率低、手機銷售減緩等因素,也讓許多國家暫緩了相關計畫也影響了其成長潛力。
  • 消費性電子產品:包含電視、應響、家用電器等電子產品與設備,這一類型的電子產品設備主要聚焦在中國生產,然而隨著品牌分散地緣風險,印度、越南、東歐以及南美也出現越來越多的製造供應鏈。
  • 醫療精密設備:包括高價值醫療設備,例如輻射設備、MRI 和醫療激光設備。 生產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疫情期間的高產量,加上晶片短缺,可能會拖累 2022 年的成長,儘管預計明年會出現一些反彈。

重點趨勢

由於電子工業的發展為當前最為先進的技術的骨幹,不論是半導體、電動車、5G基礎建設、以及工業4.0像是積層製造與自動化等趨勢,都需要仰賴著電子產業的發展,故此其成長機會多元且非常動態。

參考資料
  • US Investment in Semiconductor: SIA
  • Computer Shipment: IDC
  • Computing Technology: Gartner Hypecycle
  • Growth estimation: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 OOSGA Analytics
  • Economy Environment: IMF, World Bank, OOSGA Analytics
作者:經濟小組

我們的經濟小組聚焦在各國的人口結構變化、私人消費、零售狀況、地緣經濟、以及相應的國家貨幣與財政政策進行追蹤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