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數十年間高成長的GDP、持續在各個面向的都市化發展、龐大的年輕人口、持續增長的中產階級,菲律賓可以說是整個亞太地區最為閃耀的新興市場之一。雖然肺炎疫情導致了菲律賓整體GDP大幅縮減了將近10%(2020),然而據Moody 2021/7/22的預估,菲律賓將仍然能在2021年支撐5.8 %的經濟成長。
菲律賓人口為1億958萬人,僅次於印尼,是東協成員國家人口第二多的國家,然而也隨著工業化與經濟的成熟,其人口成長也逐漸的在放緩。在經濟的面向,菲律賓的經濟主要皆由消費市場(內需)撐起,佔比約為總體GDP的75%。而以產業類別區分,其商業流程外包、金融、保險、以及觀光業等服務業,更是創造了約61.5%的經濟價值。
在這一次的經濟動盪中,菲律賓的成長在各個面向備受挑戰,在家庭消費的面向,整個國家受到疫情所迫,進入了非常嚴格的Lockdown,重挫消費市場以及觀光的發展;而在出口面向,出於全球供應鏈斷鏈,導致原物料以及出口國家皆受到影響,整體出口從2019的1069億美金,衰退至911億美金,為十年中為一一次的縮減;最後,在國家開支的面向,菲律賓政府在稅收減少的情況之下,仍然加大政府開支,以刺激衰退的經濟,而菲律賓中央銀行也採納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支撐經貿運營。
國家資訊簡述表 | 2021年資料 |
---|---|
國家全名 | 菲律賓 |
國家代碼(三碼) | PHL |
國家區域 | 東亞與太平洋 |
國家收入階級 | 中低收入國家 |
國家貨幣單位 | Philippine peso |
國內生產總值(GDP) | 3940.9億美金 |
國家總人口 | 1.08億人 |
國家大小(KM sq) | 298170 |
國民所得 | 3472 $ |
人均GDP (PPP) | 9120 $ |
GDP最新更新時間為2022年12月,更新資料為2021年之GDP產值在各個層面中的貢獻佔比總GDP之比例。資料取自於世界銀行、IMF、與當地政府統計,GDP貢獻來源預測取自EIU。
在1980年時期,農業佔比總體GDP產出大約1/4,然而隨著菲律賓逐步的走向工業化國家,其農業佔比已然降低至低於10%,然而整體產業仍然僱用了23%的國家人口,但在農業上的基礎建設差、投資低、且生產力低,卻也導致自這一產業當中貧窮人口密集。然而在近年間,政府已然出現了大幅度的轉變,積極的投資農、林、漁業的基礎建設與發展,培養Know-how,以及建立機制以有效降低生產力損失與穩地市場價格,預計在近年間,菲律賓的農業將會出現可觀的生產力增長。
於工業面向,出於政府政策方向、中美脫鉤、供應鏈穩定性等趨勢,菲律賓工業在近年間吸引了龐大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同時雇用人口也從2012年15.3%攀升至2019年的19.1%,一個過去未曾見過的增長(1997年工業雇用人口比例為15.8%)。菲律賓工業雖然仍面臨著人才短缺、基礎建設不完善、缺乏生態系統、以及穩定性等等的問題,然而依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南也工業國家,不僅是全球第四大的造船國家(雖然以噸位為單位做計算,與日本有非常龐大的差距);而在汽機車業中,菲律賓同樣佔比了一個重要角色,幾乎為全球各個主要汽車業者製造零件,而許多大廠也在近年宣布欲加大投資;而在電子業中,德州儀器即是一個顯著的案例,不僅已在菲律賓運營了二十多年,該廠更是一度生產全球Nokia手機100%的DSP晶片以及80%的Ericsson手機晶片;最後,菲律賓更是有著豐富的天然資源,在礦業與能源業都有世界顯著的發展。
最後即是服務業,隨著先進國家逐步將業務重心放在價值鏈較高的環節,BPO產業也在薪資水平較低的國家中開花,雖然不及印度與中國,但是菲律賓也是BPO市場中重要的角色(對於英語系國家中尤其如此)。 同時,隨著基礎建設逐漸完善,肺炎爆發前,觀光業也有著顯著的增幅,預期將在未來持續成為服務業中極為重要的產業。
GDP最新更新時間為2022年12月,更新資料為2021年之GDP產值在各個層面中的貢獻佔比總GDP之比例。資料取自於世界銀行、IMF、與當地政府統計。
菲律賓擁有著非常健康的人口成長,從2015-2020平均為1.63%,雖然受經濟影響,2021成長預計放緩至1.31%,不過整體國家仍然供應著非常充足的年輕人口以及極為健康的人口結構,並且TFR(總和生育率)也維持在2.53%。
絕大多數的菲律賓人皆為南島民族,與台灣早期的住民一樣,而尼格利陀人(Negrito)與其他高山民族則為菲律賓的少數民族。同時菲律賓的外國移民與勞工也逐漸成長。根據最近期的人口普查顯示美國人為當地最大宗的外國人口,總共29,972人、其次是中國:28,705、日本:11,584等.. 而台灣則有1,538人定居於菲律賓。
Tagalog 24.4%, Bisaya/Binisaya 11.4%, Cebuano 9.9%, Ilocano 8.8%, Hiligaynon/Ilonggo 8.4%, Bikol/Bicol 6.8%, Waray 4%, other local ethnicity 26.1%, other foreign ethnicity .1% (2010 est. by CIA)
unspecified Filipino (official
Roman Catholic 79.5%, Muslim 6%, Iglesia ni Cristo 2.6%, Evangelical 2.4%, 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 in the Philippines 1.1%, other 7.4%, none <0.1% (2015 est. by CIA)
在杜特蒂政府的領導之下,菲律賓維持著6.4%的GDP成長,並且持續的減少貧窮人口與貧富差距,然而2020的肺炎重挫了菲律賓經濟也讓貧窮人口增加了2.7百萬,並且經濟倒退了將近10%。
而在其他基本面向,我們可以用三個面向去了解杜特蒂政府的核心政策與發展:
我們的經濟小組聚焦在各國的人口結構變化、私人消費、零售狀況、地緣經濟、以及相應的國家貨幣與財政政策進行追蹤與分析;FR小組聚焦在各國與國際組織的貿易協定、貿易規範、地緣政治發展、外交關係、進出口、關稅、海關、以及投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