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澳洲 - 2023經濟現況、產業發展、以及總體市場分析

最後更新於: July 1, 2023
aus
歡迎來到OOSGA官網!我們團隊從幫客戶落實市場進入的實地經驗,以及合作機構的產業調研中彙整了來自各國人口統計、經貿、政策、經商、以及產業的資訊,並免費提供給業者,盼能讓更多朋友了解其他市場的發展,並且讓商業可以真正的無國界。
主管摘要

澳洲當前發展現況與前景為何?

澳洲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人口數量與台灣相近。在2021年,全國的總GDP高達1.5兆美金,位居全球第十三。澳洲人民富裕的生活以及強勁的國內經濟使得人均收入高達近六萬美金,位列全球第九,高於許多富裕的歐洲國家。

過去三十多年來,澳洲經歷了一系列的變革。1990年代初,該國聚焦於勞資關係改革、減少貿易保護以及大幅降低關稅,同時放鬆金融產業的限制與規範。2000年代初,大宗貨品價格的大幅提升以及2005-2015期間澳洲天然資源投資的大幅增加(Resource Boom),共同支撐了澳洲強勢的國內市場和具韌性的經濟成長。此外,澳洲與印度、歐盟簽署的貿易協定,以及參與CPTPP,使澳洲進一步擴大其貿易夥伴網絡,促進經濟多元化。

澳洲在金融海嘯時期和2015年左右大宗貨品價格的大幅下跌期間,都未曾經歷過負成長。儘管在肺炎疫情影響下,這個連續成長30年的太平洋大國承受了2.4%的收縮,並且在中國於2020年底禁止所有來自澳洲的進口後,2021年GDP仍反彈性地成長了近5%。

澳洲未來的發展將主要建立在幾個要素上,包括大宗商品出口、穩健的勞工市場、強勢的國內消費、穩定的政治和經商環境,以及在服務產業(第三級產業)的發展。

大宗商品出口主要來自中國、印度和東協市場日益增加的人口、消費能力以及基建需求。相對於競爭經濟體,例如巴西,澳洲因其地理位置具有明顯的相對優勢。儘管澳洲與中國之間的關係在疫情後急劇惡化,但隨著工黨執政以及中國對澳洲的需求,關係預計將持續好轉,不過澳洲仍將在國際貿易上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儘管近半年來,中澳關係逐漸改善,並且隨著2023年中國結束對澳洲煤炭進口的禁令,澳洲有望重回中國煤炭的主要供應國地位。但根據澳洲統計局年度財政貿易報告,得益於大宗商品價格的強勁推動,2021-22財政年度的總出口額成長了29%。然而,在此期間對中國市場的出口額僅成長2%,與對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出口額成長皆超過70%。

穩健的勞工市場主要來自澳洲本身高比例的青壯年族群,以及來自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國家不斷成長的移民等因素。因此,澳洲的人口老化程度將遠低於許多東亞和歐洲等先進經濟體。這將為澳洲未來的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使該國在全球競爭中保持強勢地位。

Table of Contents
實質GDP成長(%)|2023後為預測(IMF)
人均GDP(當前美金)|2023後為預測(IMF)
GDP經濟結構

澳洲 - 經濟成長構成與預測

GDP最新更新時間為2022年12月,更新資料為2021年之GDP產值在各個層面中的貢獻佔比總GDP之比例。資料取自於世界銀行、IMF、與當地政府統計,GDP貢獻來源預測取自EIU。

私人消費
51.65%
政府支出
21.43%
固定投資
22.68%
淨出口
4.35%
經濟

澳洲的經濟現況如何?

在疫情前,澳洲經濟自1991年以來連續28年的正成長,即便經過了網路泡沫以及金融風暴,仍然維持了3%的平均成長率,遠高於高等收入國家在同期間成長率的2.2%,再者,即便經歷了疫情,澳洲的衰退也僅為0.1%,遠低於全球平均。

而澳洲在經濟的主要驅動力上,過去也發生了結構型的轉變,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也就是從2000-2009的週期中,私人消費的成長幅度與出口相當,都將近3.7%,而在此同期,澳洲的經濟成長維持約3.2%的成長;但下一個十年中,澳洲的出口也隨著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對於自然資源的需求隨著經濟體量增加而擴大,也讓澳洲的出口在2010-2019年的期間,成長率近一步攀升至4%,而同期的私人消費則是2.6%。

然而在疫情期間,全球經濟在2020年停滯,以及接續著在2021年中國清零政策與貿易懲罰,嚴重的影響了澳洲出口之動能,故此在出口層面上連續兩年都進入了衰退。而2022年雖然中國在年尾的期間結束了清零政策,但出於時間過晚的問題,以及鐵礦價格的下跌也影響了出口的復甦。雖然普遍預計澳洲在2023年出口會重回原先的成長,然而中長期來看,中國放緩的經濟,也讓其他區域國家對於澳洲來說貿易地位增加。而參與CPTPP的澳洲,以及積極與歐盟、印度簽署貿易協定的方向,也讓澳洲在未來將不會如此嚴重依賴中國的市場。以出口為例,從2020年,中國在澳洲出口佔比中的比例,也下降了29.5%(2022/8)。

而在私人消費上,雖然在2020年出現了負成長,但是隨後即很快地就反彈,在2021年支撐了2.7%的成長,高於GDP增速,2022年間受到疫後消費增幅的因素,其成長幅度高達6.5%。然而近期,貨幣政策的緊縮,將會負面影響私人消費的動力,尤其是在澳洲的消費者已然支出了許多於疫情期間所積累的財富。而在資本形成,也就是固定投資上同理,也將會因為貨幣緊縮政策而受到影響,雖然在許多再生能源與永續基建上的投資仍會持續。

匯率:澳幣在2022年相對美元貶值,但在貿易加權基礎上有所升值。2023年中期,聯準會(FED)預期結束加息周期、美國經濟成長的放緩、澳洲央行持續加息、以及澳洲GDP的成長幅度都將支持澳幣,同時,2023年第一季度的中國GDP成長強勁,隨著疫情限制的解除,很可能幫助澳洲的出口受惠,進一步推動澳幣升值。荷蘭國際集團(ING)預測,澳幣對美金將從現在的0.67升值到2023年底的0.71。

通膨:澳洲央行於2023年2月的貨幣政策聲明中表示,包括與疫情導致的相關供應鏈中斷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過去一年通膨上升的主要原因。儘管如此,強勁的國內需求、緊俏的勞動力市場、與天然災害(洪水)中斷了某些產業的產能限制也對價格造成了上行壓力。與 2022 年相比,整體通膨率為 7.8%,預測截至6月的一年通膨率截尾平均值為6.25%,高於之前預期的5.5%,該指標未來可能在12月降至4.25%。

歷年失業率|2023後為預測
歷年通膨|2023後為預測
GDP產業結構

澳洲 - 產業成長構成與預測

GDP最新更新時間為2022年12月,更新資料為2021年之GDP產值在各個層面中的貢獻佔比總GDP之比例。資料取自於世界銀行、IMF、與當地政府統計。

工業
25.5%
服務
65.7%
農業
2.3%
介紹
關於我們

OOSGA是一家專注於為企業提供市場策略服務的台灣公司,我們致力於為客戶企業提供最可靠的市場情報和洞見,並通過專案團隊與客戶一同推進當地市場的經營與發展。

倘若您對於進入新市場、抑或是對拓展業務有想法,歡迎隨時聯繫我們團隊討論。

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發展現況如何?
在全球重點產業中有哪些發展機會?
人口

澳洲人口概略與統計

澳洲2022年的總體人數約為2600萬人,就國土面積而言是世界第六大國家,大部分內陸地區是沙漠,其人口密度是世界最低的國家之一,為每平方公里 3.3 人,遠遠低於亞洲平均的每平方公里107.5人,因此絕大多數的人口都集中在雪梨和墨爾本等大城市中。

澳州的人口成長率一直都高於大多數發達國家。2019 年為 1.5%,遠高於OECD國家平均的 0.5% 。但隨著生育率的持續緩慢下降,預計年均成長率將降至 2030 年的 0.7%,並在未來持續放緩。

聯合國人口與發展委員會預測,全國的勞動人口將繼續成長。但勞動年齡人口的比例將持續下降,從 2020 年的 64.9% 下降到 2030 年的 64.2% 和 2050 年的 61.1%。與其他高收入國家相比相差不大。

儘管相對於其他OECD國家來說依然佔比較少,但澳洲65 歲以上人口的比例在過去也持續緩慢上升,其原因是由低生育率和不斷增加的預期壽命所推動的,從 1990年的 11% 增加到 2020 年的 17%。

而其中自然成長的部分(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從1990年的14.2萬人減少到2020年的13.5萬人。全國的生育率從1990年的每名婦女生育1.9個嬰兒減少到2020年的1.6,而出生時預期壽命持續增加到2020的83歲,也進一步推升澳洲的老年人口比例。

因此對於澳洲來說,淨移民是全國人口成長中非常重要的驅動力,儘管生育率與其他高收入國家相比依然較高,但近年的移民數量已經超過了全國的自然成長,自1990年,淨移民從當時的約9萬6千人增加到2019年的23萬6千人,佔了整個時期的總人口成長的一半左右,而相同人口規模的台灣,2019年的淨移民僅有1萬2千多人。

儘管自2020年起,由於應對肺炎疫情而引入的國際邊境限制,自二戰以來首次出現移民淨流出,但綜觀未來的人口成長依然依賴於移民流入,預計未來幾十年間淨移民流入皆超過4

而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全國人口集中在沿海區域,維多利亞州、昆士蘭州、南威爾士州佔比總人口的72%。在過去三年中,雪梨、墨爾本和昆士蘭東南部的人口成長佔總成長的 75% 左右。這三個最大區域的強勁人口成長正在蔓延到周邊地區,使這些城市本身成為人口中心。

種族分布

English 25.9%, Australian 25.4%, Irish 7.5%, Scottish 6.4%, Italian 3.3%, German 3.2%, Chinese 3.1%, Indian 1.4%, Greek 1.4%, Dutch 1.2%, other 15.8% (includes Australian Aboriginal .5%), unspecified 5.4% (2011 est. by CIA)

主要語言

English 72.7%, Mandarin 2.5%, Arabic 1.4%, Cantonese 1.2%, Vietnamese 1.2%, Italian 1.2%, Greek 1%, other 14.8%, unspecified 6.5% (2016 est.)note: data represent language spoken at home

主要宗教

Protestant 23.1% (Anglican 13.3%, Uniting Church 3.7%,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2.3%, Baptist 1.5%, Pentecostal 1.1%, Lutheran .7%, other Protestant .5%), Roman Catholic 22.6%, other Christian 4.2%, Muslim 2.6%, Buddhist 2.4%, Orthodox 2.3% (Eastern Orthodox 2.1%, Oriental Orthodox .2%), Hindu 1.9%, other 1.3%, none 30.1%, unspecified 9.6% (2016 est. by CIA)

人口結構

澳洲的人口結構趨勢如何?

澳洲在2020-2022年間的人口結構資料更新於2022年的11/18,數據分別來自該國政府人口普查、世界銀行統整、以及聯合國估計/預測。
來源:聯合國人口研究; OOSGA Analytics
政治

澳洲政治與政策現況

1901年,英國通過立法,允許澳洲的六個殖民地實現完全自治,成立了澳洲聯邦。此後,澳洲與英國逐漸疏遠,並於1986年通過《澳洲法案》(Australia Acts),在法律上終結了英國對澳洲的最後一絲影響,成為獨立的澳洲聯邦。但是,在君主立憲制方面,澳洲與印度、加拿大等幾十個國家類似,仍然尊英國君主為國家元首。

在二戰期間,由於美國在戰後成為亞太地區的主導角色,澳洲與美國加大軍事往來,美國也取代英國成為澳洲的主要軍事聯盟。冷戰期間,五眼聯盟的情報合作也進一步加強了這種狀況。近年來,隨著美國在歐巴馬政府下重返亞太,以及川普政府時期成立軍事外交安全合作夥伴關係AUKUS等舉措,澳美之間的往來也大幅強化。

在貿易面向上,中國自2000年末起便是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但由於近年來爆發的疫情(澳洲時任總理,自由黨的莫里森在當時呼籲應對疫情根源重新調查),加上澳美關係增進等因素,使得中國通過進口限制等方式對澳洲進行貿易懲罰。然而,由於中國國內的需求以及新政府(工黨政府)對中國的放軟態度等因素,使得雙方關係逐漸回溫。

短期來看,澳洲政府目前的主要政策重點來自於強勢的購買力成長和物價上漲等因素導致的通脹;另外還有聚焦於過去幾年嚴重影響澳洲本土的氣候變遷和環境永續問題;此外,澳洲還將重點放在健康醫療、教育和移民等人力資本政策上,目的是提高澳洲生產力並逐漸降低對天然資源的依賴。

國家經常帳餘額(% of GDP)|2023後為預測
政府貸款/借款淨額(% of GDP)|2023後為預測
FR

澳洲外交與貿易概況

出口總額(百萬美金|Nominal)
出口佔比全球(萬分之一)
外國對內投資總額(百萬美金|Nominal)
外國對內投資佔比全球(萬分之一)
消費者概況

澳洲消費者與市場概況

我們統整了國家於電商、社群媒體、以及相關市場環境之資料。

電子商務在澳洲的滲透程度、用戶概況、平台資訊、以及相關統計

社群媒體在澳洲的用戶概況、平台統計、互動數據、以及相關統計

參考資料
  • 經濟資料:OECD、世界銀行、IMF、當地政府統計
  • 貨幣轉換與推算:IMF數據為基礎
  • 經濟成長推估:OECD、IMF、OECD、EIU、當地政府統計
  • 人口資料:聯合國人口與發展委員會
  • 種族、文化、語言:CIA Factbook
  • 失業率估算:ILO、UNECE、當地政府勞工資料統計
  • 貿易資料:聯合國Comtrade、UNCTD
  • ICT基礎建設:國際電信聯盟(ITU)
  • 數據統整與歸算:OOSGA.org
  • 分析:小組分析
作者:經濟小組、FR小組

我們的經濟小組聚焦在各國的人口結構變化、私人消費、零售狀況、地緣經濟、以及相應的國家貨幣與財政政策進行追蹤與分析;FR小組聚焦在各國與國際組織的貿易協定、貿易規範、地緣政治發展、外交關係、進出口、關稅、海關、以及投資發展。

Connect With Authors
*Your message will be sent straight to the team/individual responsible for the article.

歡迎訂閱

歡迎訂閱我們在不同市場的機會見解,可以先參考我們近期發送的信件,也希望您可以積極地分享回饋給我們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