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Authors
*Your message will be sent straight to the team/individual responsible for the article.
位於北美的加拿大,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海岸線,是僅次於俄羅斯的世界土地面積第二大國。並且由於與美國接壤,加拿大與美國的合作關係相當密切,光是對美國的出口就占總出口額的七成。
加拿大其廣大的土地中蘊含著大量的天然資源,推動了該國的資源型產業,如:漁業、林業、農業、石油產品和採礦業,因此加拿大的第一級產業與其他發達國家是截然不同的,伐木和能源產業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產業之一。
漁業也是加拿大歷來最強大的產業之一,雖然該國經濟海域上鱈魚種群幾乎枯竭,在西海岸的金槍魚捕撈也受到限制。然而較少消耗的鮭魚種群、龍蝦與螃蟹仍然在繼續推動著強大的漁業,是世界第八大商業捕魚和海鮮產業。
而陸地上的礦產資源也豐富多樣,橫跨加拿大地盾和北部有大量鐵、鎳、鋅、銅、金、鉛、鉬和鈾儲量。而最近在北極地區開發了大量鑽石,也使加拿大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生產國之一,同時擁有世界第三大已探明石油儲量,是第四大原油出口國,也是第五大天然氣出口國。
與其他美州國家相同,加拿大在過去由歐洲國家殖民。在16世紀到18世紀初,「加拿大」是指新法蘭西(法國)沿著聖勞倫斯河附近的殖民地,這也是為何直到現今,有兩成加拿大人口以法語為母語。而在1791年,該地區遭到割讓,成為了英國的兩塊殖民地,分別稱為「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而這兩個殖民地被統稱為加拿大,也是該國國名的由來。
直到1982年,英國國會通過加拿大法案,將憲法的修憲權由英國國會移交加拿大,至此該國才完全脫離於英國並且獨立,但加拿大的國家元首依然為伊莉莎白二世女王,並且依然有代替女王行使權力的加拿大總督,只不過在憲法中不稱其為英國女王,而是加拿大女王。
與英國密切的關係使兩國的貿易依然在持續成長,儘管加拿大的進出口貿易已長期轉向鄰近的美國,但英國依然是迄今為止在歐洲最重要的商業夥伴,是加拿大在全球商品出口的第三大目的地,同時也是外國直接投資(FDI)和科技合作的主要合作夥伴,僅次於美國。
加拿大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人均收入在全球排名第 24 位,而其發達經濟體位居世界第八,僅次於法國。加拿大依靠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發達的國際貿易網路,以及其教育、政府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質及經濟自由的高度表現,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的「全球最佳國家」年度排名中,被列為第一名。
GDP最新更新時間為2022年12月,更新資料為2021年之GDP產值在各個層面中的貢獻佔比總GDP之比例。資料取自於世界銀行、IMF、與當地政府統計,GDP貢獻來源預測取自EIU。
加拿大是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為世界第十大經濟體,與其他發達國家一樣,該國的經濟以服務業為主導,大約有四分之三的加拿大人從事服務業,在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系和生產模式上與美國非常相似,並且因為與美國接壤,因此兩國關係密切。
1989年加拿大自由貿易協定和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包括墨西哥)大大增加了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貿易和經濟一體化。加拿大和美國享有世界各地全面的雙邊貿易和投資關係,每年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加拿大商品出口至美國。
與其他發達國家截然不同的事,加拿大的第一級產業對於其經濟十分重要,作為世界土地面積的第二大國,加拿大人口稀少,自然資源豐富。這使伐木、漁業、能源產業成為經濟結構中非常重要產業。其中,加拿大最大的幾家公司中,許多都是自然資源行業,例如Encana、Cameco、Goldcorp和Barrick Gold。並且絕大多數都出口至美國。還有許多與第一級產業直接相關的工業和服務業,例如,加拿大最大的製造業之一是紙漿和造紙業,與伐木業息息相關。
更重要的是,加拿大擁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其中大多數原油生產來自西部省份的油砂,特別是艾伯塔省。石油儲備全球排名第三,並且是第四大原油出口國以及第五大天然氣出口國。因此,加拿大是美國最大的國外能源供應商,包括石油,天然氣和電力,以及美國鈾進口的來源。
除了第一級產業外,加拿大中部也有相當大的製造業,其中汽車工業和飛機工業尤為重要,美國和日本汽車製造商都在這裡建造分廠,並且也是著名的加拿大汽車零件製造商,如麥格納國際和利納馬公司的零部件工廠的所在地。
加拿大經濟已基本從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危機中復蘇,隨著政策的放鬆,國內需求已相對應的回升。並且在大宗商品與能源價格高昂的現今,能源出口將帶動總出口的成長。OECD預計,加拿大在 2022年的實際 GDP將成長 3.8% ,而2023 年成長 2.6%。
GDP最新更新時間為2022年12月,更新資料為2021年之GDP產值在各個層面中的貢獻佔比總GDP之比例。資料取自於世界銀行、IMF、與當地政府統計。
OOSGA是一家專注於為企業提供市場策略服務的台灣公司,我們致力於為客戶企業提供最可靠的市場情報和洞見,並通過專案團隊與客戶一同推進當地市場的經營與發展。
倘若您對於進入新市場、抑或是對拓展業務有想法,歡迎隨時聯繫我們團隊討論。
加拿大雖然有極其廣闊的領土,人口卻僅比台灣多出1000多萬人,目前的人口為3774萬人,該國大部分地區人煙稀少,人口幾乎都集中居住於北緯 55 度以南,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4人以下,居世界第228位。
其中,超過 60% 的加拿大人居住在兩個省: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不過,儘管加拿大的人口密度很低,但許多地區,例如魁北克市-溫莎走廊, 人口密度皆高於部分歐洲國家。加拿大最大的人口中心是多倫多、蒙特利爾、溫哥華、卡爾加里、埃德蒙頓和渥太華,只有這六個區域的人口超過一百萬。
與其他高度發達國家不同的是,加拿大的人口正在穩步增長,是所有 G7 國家中人口成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在過去十年中,加拿大的成長率一直穩定在 0.8% 到 1.2% 之間。但自然人口增長僅佔加拿大每年總人口增長的十分之一左右,加拿大的總生育率(TFR)為 1.53,低於2.1的人口更替率。
因此,加拿大的人口成長主要是由移民推動的,大約 60% 的新移民來自亞洲,尤其是中國和印度。淨移民率為每千人 6.375 人,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美國,位居世界第八位,甚至有大約近 22% 的加拿大人認為自己是移民。而由於過去曾被英國與法國殖民,英語和法語是加拿大的官方語言,根據2016 年的統計,56% 的加拿大人的第一語言是英語,而20.6%是法語。
因此,對比其他國家而言,加拿大的勞動力市場相對樂觀,但依然面臨著勞動力與技能短缺的問題。儘管兩年前,在肺炎疫情導致經濟衰退期間,失業率曾經達到兩位數,當時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國內失業率飆升至13%,創下史上第二高紀錄,約有300萬人失去工作。然而,近期的就業人數已經反彈,於2022年07月0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加拿大失業率已經連續三個月下降,並創下了21世紀以來的歷史新低,目前為4.9%。
雖然失業率創下歷史新低,不過就在2022年6月24日,加拿大統計局也公布了一份勞動力市場報告,儘管專業、科學和技術服務業的就業成長顯著增加,但在所有行業的職缺中,依然有超過 100 萬個空缺職位,同比去年 4 月增加了 44.4% (+308,000)。
雇主無法找到具備合適技能的工人來填補職缺,這正在抑制加拿大的經濟成長和競爭力。這影響了醫療保健的稅收獲取、加劇了通貨膨脹的壓力並且正在擾亂著供應鏈。這一情況使加拿大越來越依賴臨時移民,以解決勞工短缺的問題,這可能會抑制雇主為工人提供培訓以及投資勞動力。
Canadian 32.3%, English 18.3%, Scottish 13.9%, French 13.6%, Irish 13.4%, German 9.6%, Chinese 5.1%, Italian 4.6%, North American Indian 4.4%, East Indian 4%, other 51.6% (2016 est. by CIA)
English (official) 58.7%, French (official) 22%, Punjabi 1.4%, Italian 1.3%, Spanish 1.3%, German 1.3%, Cantonese 1.2%, Tagalog 1.2%, Arabic 1.1%, other 10.5% (2011 est.)
Catholic 39% (includes Roman Catholic 38.8%, other Catholic .2%), Protestant 20.3% (includes United Church 6.1%, Anglican 5%, Baptist 1.9%, Lutheran 1.5%, Pentecostal 1.5%, Presbyterian 1.4%, other Protestant 2.9%), Orthodox 1.6%, other Christian 6.3%, Muslim 3.2%, Hindu 1.5%, Sikh 1.4%, Buddhist 1.1%, Jewish 1%, other 0.6%, none 23.9% (2011 est. by CIA)
我們的經濟小組聚焦在各國的人口結構變化、私人消費、零售狀況、地緣經濟、以及相應的國家貨幣與財政政策進行追蹤與分析;FR小組聚焦在各國與國際組織的貿易協定、貿易規範、地緣政治發展、外交關係、進出口、關稅、海關、以及投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