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發展

日本2024年經濟現況 - 產業發展、總體市場分析

最後更新於 2023/12
jpn

目錄

人口

1.26億

GDP

4.24 兆

GDP 成長率

1 %

人均GDP

33854 美金

土地面積

364500 km²

總和生育率

1.4 人

失業率

2.6 %

通膨

2.5 %

日本的整體發展如何?

由於1990-91年經濟泡沫破滅後發生的長期通貨緊縮調整,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的經濟表現令人失望。在此期間,生產力受到影響,反映出 20 世紀 80 年代末勞動力市場的僵化和過度投資。儘管得益於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的需求,2003-07年經濟成長迅猛,但2008-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和2011年的地震和海嘯卻造成了重大打擊。日本作為經濟強國的地位下降,到 2011 年滑落至全球第四位(以購買力計算),此後一直保持這一地位。儘管在創新、資訊科技、電信和高技術勞動力方面具有優勢,但不利的人口趨勢和對國民對移民的抗拒也表明長期前景黯淡。

日本人口迅速老齡化是一個主要問題。預計從 2022 年到 2050,總人口將減少約 2000 萬,再者,到 2050 年,65 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預計將上升至 37.7%。2021年時,日本出生人數更是降至歷史最低水平。到2050年,勞動年齡人口也將大幅萎縮。儘管政府將努力提高勞動力參與率,特別是女性的勞動力參與率,但大規模移民在政治上仍然不可行。來自國外的「外來工人」可能會略有增加,特別是在新冠疫情之後。

在外交與外貌層面,日本面臨著與中國崛起、與俄羅斯摩擦加劇以及其在亞洲政治和經濟地位相關的威脅。與兩個大國的領土爭端加劇了日本對其保護自身利益能力的擔憂。這些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將加速日本重新定義自衛權、維持與美國的聯盟(可能進一步擁有美國核武器)以及與澳洲等盟友發展合作的努力。如果中國試圖吞併台灣,日本可能會參與美國支持台灣防禦的任何努力。

發展趨勢及展望

該國正在積極利用國際協議,例如自2019年起生效的與歐盟的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以及自2022年起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它還在尋求更密切的經濟合作通過雙邊和四方機制與東盟和歐洲主要國家以及印度和澳大利亞等地區大國進行合作。日本在高科技產業方面的實力表明,它將繼續主導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同時將低附加值生產讓給東盟成員國等成本較低的國家。

預計未來幾十年日本的政策制定仍將保持集中,重點關注結構改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提出的「新形式資本主義」倡議旨在解決收入不平等問題並促進工資更快成長,將引導這一方向。現任自民黨政府以及未來的政府將努力提高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並控制勞動力成本,同時解決勞動力市場的不平等問題。挑戰包括正式員工和非正式員工之間的巨大差異、性別工資差距以及長期過度工作和「過勞死」等根深蒂固的企業問題。除了這些挑戰之外,人們將越來越關注改善日本不穩定的財政狀況的稅收政策,

預計到 2050 年,日本經濟成長將相對乏力,平均每年低於 1%。然而,由於人口收縮速度快於 GDP 收縮速度,因此按人均計算,這種成長將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這一前景是基於包括一系列旨在增加競爭的經濟改革在內的假設;婦女和老年人的參與率更高;和技術創新提高生產力。從 2022-50 年起,資本密集型方法的使用將使勞動生產率保持年均 0.8% 的成長,儘管較目前水平略有下降。儘管如此,這些城長率並不能阻止日本在全球排名中的下滑,以及涉及美國、中國、美國等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長期風險。

實質GDP成長
Note: 實質GDP成長(%)|2023後為預測(IMF)
About Us
協助製造業者拓展東南亞市場

OOSGA是一家專注於為工業客戶提供東南亞供應鏈拓展、設廠評估,以及市場情資的顧問公司。我們致力於為客戶企業提供最可靠的市場情報和洞見,並與當地工業不動產開發商,以及相關合作夥伴一同推進當地業務的落地。

倘若您對於進入新市場、抑或是對拓展業務有想法,歡迎隨時聯繫我們團隊討論。

經濟結構

GDP最新更新時間為2023年10月,更新資料為2022年之GDP產值在各個層面中的貢獻佔比總GDP之比例。資料取自於世界銀行、IMF、與當地政府統計,GDP貢獻來源預測取自EIU。

私人消費
55.4%
政府支出
21.7%
固定投資
26.3%
出口
21.6%
進口
25.4%
經濟成長(By Type)
Note: 實質GDP成長(%)|2023後為預測(EIU)

經濟發展如何?

在過去的十幾年間,日本的私人消費表現一直不如預期,在OECD或是相近經濟體中,日本的私人消費佔比總GDP,在歷年都是尾段班。不過這也是許多依賴出口的先進工業市場的狀況,南韓、德國、台灣等國都有此現象。

不過不同於許多市場,日本私人消費疲累背後的最主要因素卻不是儲蓄率。根據日本內閣府近期所發佈之數據,除了疫情後之外,日本的儲蓄率都是非常低的比率,幾乎都低於3%。

雖然日本歷年的政策都嘗試著去解決這一問題,其中在過去最為指標性的大概是1980年間的前川報告:主要目的為通過刺激國內需求(減少所得稅以刺激可支出收入、減少公部門之工作時數以刺激國內零售消費、通過提供減稅動機以刺激國內不動產投資、提高公家機關的投資)、轉變產業結構(刺激國內服務業之發展、刺激國外投資(Inflow, FDI)、刺激農業出口)、更加開放市場(減少相關規範與限制)

而在2010年間最具代表性的則是安倍晉三所提出的三支箭:其分別為通過實施量化寬鬆以降低消費者與企業借貸成本的貨幣政策、大幅提高基礎建設的政府投資,以及提供企業減稅/免稅優惠財等的財政政策、同時還有推動勞動力參與率增加以及生產力提升的結構改革政策等。

但不論是這兩項主要政策帶來的正面/負面影響有多少,針對私人消費領域來說,其影響可見程度並不明顯。

所以在儲蓄率極低,但是私人消費卻持續不增長的情況之下,真正的問題其實就是在日本國民整體的人均可支配所得成長遠不如預期,平均可支配所得(Net Adjusted Disposble Income Per Capita)僅28,872美金,低於OECD國家的平均:30,490。

而限制日本國民支配所得成長的兩大要素分別為薪資與資產的投資報酬率。根據OECD所統整之數據,薪資在過去的二十年間幾乎沒有增長,譬如1990年代為例,英國與日本的平均薪資是幾乎一樣的,都大約落在3萬5至3萬8的區間,然而英國在2020年卻成長至4萬7千多一年。同期,韓國更是從2萬1千多增長至4萬2千。

其中,絕大多數的分析師與研究員認為這一現象的主要核心原因,仍然是一個由通貨緊縮心態/預期所創造出來的惡性循環。也就是企業害怕價格的提高會嚇跑價格敏感的消費者,進而導致收益無法提高,也就代表著員工薪資無法提高。再者,由於日本政府法律對於全職員工的保護以及企業文化,也讓許多企業更傾向於聘用兼職人員以及約聘員工,在過去的二十年間,這一比例也從原本的不到20%,到現在多達36.7%,進而拉低了日本總體的平均薪資。

人口

1.26億

土地面積

364500 km²

GDP

4.24 兆

人均GDP

33854 美金

失業率

2.6 %

通膨

2.5 %

都市化

91.7 %

總和生育率

1.4 人

人均GDP
單位:當前美金|2023後為預測(IMF)
人均GDP(購買力計算)
單位:當前美金|2023後為預測(IMF)
歷年失業率
單位:%
歷年通膨(CPI)
單位:%

其他經濟體

產業結構

GDP最新更新時間為2023年10月,更新資料為2022年之GDP產值在各個層面中的貢獻佔比總GDP之比例。資料取自於世界銀行、IMF、與當地政府統計。

農業
0.9%
工業
30.5%
製造業
22.1%
服務業
68.6%
經濟成長(By Sector)
Note: 實質GDP成長(%)|2023後為預測(EIU)

人口成長結構

日本是全球預期壽命最高的國家之一,然而由於出生率的下降,自2010年以來全國人口一直在減少,且近年來減少的速度正在加快。在過去的 10 年中,每年都打破了自己的紀錄,根據日本統計局的估算,全國人口從 2008 年的 1.28 億人下降到 2023 年初的 1.25 億人。

統計局還估計,到 2060 年,日本總人口預計將減少4000萬人。人口衰退加上極高的預期壽命,使日本成為世界上老齡化速度最快的社會之一,65歲及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預計這一比例未來還會繼續上升,目前全國正面臨著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雙重壓力。

日本人口快速減少的主因是生育率持續低落。自 70 年代中期以來,日本的生育率不斷下降,到了 2000 年代初,每名婦女的生育率已經降至約 1.3 個小孩,並在近幾年一直保持在 1.3 左右,但與韓國和台灣等東亞經濟體2021年的TFR分別下降至0.8和1.1相比,仍然相對較高。

而日本婚外生育率非常低,自 1950 年代以來,僅占所有生育的2-3%(歐盟與OECD國家平均為40%以上)。因此日本生育率下降的主因還是因為年輕女性結婚人數減少。近年來,在 25-34 歲生育高峰期的未婚女性比例不斷增加,特別是 25-29 歲單身女性的比例,從 1975 年的 21%,大幅增加到 2020 年的66%。而同齡段的 30-34 歲單身女性比例也從 8% 增加到 39%。

日本年輕女性越來越不願意結婚生子,部分原因是她們的就業機會迅速增加。女性參加四年制大學的學位人數,在 20 世紀 80 年代後期開始迅速上升,並在 2020 年從15%上升到51%。年輕女性的就業率也有顯著增加,特別是 25-29 歲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從 1970 年的 45%,增加到 2020 年的87% ,增加了近乎兩倍。

日本結婚率下降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傳統家庭性別角色的存在。根據政府公布的兩性平等白皮書,結婚人數正在下降,2021年下降至51.4萬。調查中,四分之一的 30 多歲單身者不願結婚。對她們來說,處理家務和育兒會帶來重大負擔,而日本男性在家務中的貢獻度仍然很低,家務中性別失衡現象仍然明顯,這使得已婚女性很難平衡工作與家庭,因而降低了婚姻的吸引力。

政府歷年一直盡力提高生育率,儘管生育率仍未有所提高,但仍抑制了生育率的進一步下降。日本政府鼓勵生育的激勵政策是全球最優渥的國家之一,除了現金鼓勵外,在陪產假方面的得分是全球最高。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報告顯示,日本的帶薪休假為30.4週,領先於韓國的 17.2 周和葡萄牙的12.5週。如今,岸田文雄首相也於2023年初做出承諾,將採取緊急措施解決生育率下降的問題,會在6月之前提交將兒童相關政策的預算翻一倍的計畫,並在4月設立新的兒童和家庭政府機構進行監督。

人口減少將導致未來勞動力短缺,進一步使經濟成長放緩和一些服務的關閉,工業發展也可能會減少。根據日本PERSOL綜合研究所的估算,2030全國7073萬人的勞動力需求,預計只能提供6429萬人的勞動力,造成644萬人的勞工缺口,其中服務與醫療保健將短缺將近600萬人。而除了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外,扶養比也會隨著時間增加,導致年輕人需要支付更高的稅款來支撐老年人口。

人口增加

-653 千人

出生

815 千人

死亡

1568 千人

淨遷移

100 千人

歷年人口年齡結構
Note: (%)|2023後為預測
歷年人口年齡結構
Note: (%)|2023後為預測

自然成長率

-6.1 ‰

淨遷移率

0.8 ‰

青年扶養比

20.8 %

老年扶養比

48.6 %

年齡中位數
單位:歲
2022年人口年齡分佈
來源:聯合國人口研究; OOSGA Analytics

政治概況

在最近2021,以及2022的選舉中,自民黨與1999年起結盟的公明黨,持續獲得國會的大多數席次,在眾議院以及參議院皆獲得了明顯差距的多數席次,使執政黨團在立法、乃至修憲的道路上都不會遇上太多的阻礙,尤其是已逝首相安倍晉三持續推進的和平憲法改過(雖然日本自民黨部分黨內人士、以及民眾對該法案的推動熱忱度不高)。

雖然自民黨與公民黨所組成的聯合政府仍然獲得龐大的國會席次以及民意支持,然而近期一系列的事件也讓2025年的選舉增添些許變數,其中包含在2022年7月時,前任首相安倍遭暗殺後,岸田首相在沒有與國會以及其他政黨討論,即舉辦岸田首相的國喪,不同於1967年時吉田首相逝去的國喪(而這一行為也被解讀為是岸田嘗試著奪下自民黨內最大派閥安倍派的支持);再加上自民黨內人士與統一教會之間的關係也使民眾對自民黨的支持率降低,岸田首相也在近期一次民調中,首次出現反對率高於支持率的情況。

在往後的政策發展重點中,日本政府會主要聚焦在幾個核心議題,其中包含聚焦在供應鏈動盪、中美衝突、能源依賴等因素的經濟安全問題,象徵性的政策重點包含讓製造業回國、提高本土能源自給率、同時還有強化與國際同盟國的供應鏈協作(尤其是美國、台灣、以及部分東南亞國家)。

而另一個核心政策還有由岸田首相提出的新資本主義的發展,其核心價值為讓資本分散的更加均勻、強化人力資本的培養,以提升中產階級的力度。象徵性的政策重點可能包含最低薪資的提高、強化人才培育與相關投資、以及提升產業數位能力等。

政府支出(佔比總GDP)
Note: (%)|2023後為預測(IMF)

當前帳戶餘額

90.62 十億

帳戶餘額(% of GDP)

2.1 %

政府淨借貸款(% of GDP)

-6.9 %

政府債務總額(% of GDP)

260.1 %

國內經常帳餘額(佔比GDP)
單位:(% of GDP)|2023後為預測
政府債務(佔比GDP)
單位:(% of GDP)|2023後為預測

消費概況

我們統整了日本於電商、社群媒體、以及相關市場環境之資料。

電商市場在過去的五年發生了什麼變化?未來五年又會如何?主要玩家有哪些?

社群媒體在過去的五年發生了什麼變化?未來五年又會如何?主要玩家有哪些?

參考資料
  • 經濟資料:OECD、世界銀行、IMF、當地政府統計
  • 貨幣轉換與推算:IMF數據為基礎
  • 經濟成長推估:OECD、IMF、OECD、EIU、當地政府統計
  • 人口資料:聯合國人口與發展委員會
  • 種族、文化、語言:CIA Factbook
  • 失業率估算:ILO、UNECE、當地政府勞工資料統計
  • 貿易資料:聯合國 Comtrade、UNCTD
  • ICT基礎建設:國際電信聯盟(ITU)
  • 數據統整與歸算:OOSGA.org
  • 分析:小組分析
作者:經濟小組、FR小組

我們的經濟小組聚焦在各國的人口結構變化、私人消費、零售狀況、地緣經濟、以及相應的國家貨幣與財政政策進行追蹤與分析;FR小組聚焦在各國與國際組織的貿易協定、貿易規範、地緣政治發展、外交關係、進出口、關稅、海關、以及投資發展。

聯繫作者
您的來信內容將會寄送至負責該篇文章/調查/研究之作者或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