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與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的南韓,正式名稱為大韓民國,是全球第十大經濟體,並且在工業、前沿科技、乃至娛樂業等都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戰後隨著日本的投降,韓國也正是結束了35年的佔領並就此獨立。然而國內也在當時以北緯38度切割為南北,後續統一談判的失敗,也引發了朝鮮戰爭的爆發,美國支持的南韓與共產主義支持的北韓發生了慘烈的戰爭,雖然戰爭在幾年的時間就趨向穩地,然而正式來說,內戰仍未結束,增添了韓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一大變數。
朝鮮戰爭結束後,南韓與美國建立了軍事同盟,並且美國、日本、以及其他先進國家為南韓提供了巨大的經濟與技術援助,使韓國快速進入西方和日本市場,並且出口的快速成長為韓國帶來了移民勞動力,使韓國飽受摧殘的經濟也開始飆升,人均GDP以每年 7% 的速度快速地成長,與台灣、香港和新加坡並稱為亞洲四小龍,此時間段俗稱為「漢江奇蹟」,在此期間南韓從最不發達國家轉變為發達國家,在1980年至1990年間創下了世界人均GDP成長最快的記錄。
進入21世紀後,南韓經濟從中央計劃、政府主導的投資模式轉向更加以市場為導向的投資模式。得利於這些經濟改革,南韓成為亞洲少數幾個不斷成長的經濟體之一,在發展其工業經濟方面尤其成功,並且為車業、運算、、以及能源等領域的領先國家。
韓國當前的主要發展動因與變數來自於人口趨勢的變化、平衡中美外交、國內勞動市場供給問題、以及生活成本等。
其中,南韓的人口問題非常嚴重,僅為0.8的總和生育率(2021年)不僅是全球最低,其已然趨向老化的人口更是增添了不論是勞工、社保、同時也是經濟穩健度的壓力。在往後的十年韓國人口預計將逐年減少,而國內公民在移民政策上的牴觸也讓相關政策推進不順。同日本一樣,政策聚焦的重點不止於育兒與移民政策,同時也是增加女性參與勞動的比例,以及讓年長的公民更晚退休,以減輕財政負擔。
國家資訊簡述表 | 2021年資料 |
---|---|
國家全名 | 南韓 |
國家代碼(三碼) | KOR |
國家區域 | 東亞與太平洋 |
國家收入階級 | 高等收入國家 |
國家貨幣單位 | Korean won |
國內生產總值(GDP) | 1.8兆美金 |
國家總人口 | 5170.9萬人 |
國家大小(KM sq) | 97520 |
國民所得 | 25780 $ |
人均GDP (PPP) | 46918 $ |
OOSGA是一家專注於為企業提供市場策略服務的台灣公司,我們致力於為客戶企業提供最可靠的市場情報和洞見,並通過專案團隊與客戶一同推進當地市場的經營與發展。
倘若您對於進入新市場、抑或是對拓展業務有想法,歡迎隨時聯繫我們團隊討論。
GDP最新更新時間為2022年12月,更新資料為2021年之GDP產值在各個層面中的貢獻佔比總GDP之比例。資料取自於世界銀行、IMF、與當地政府統計,GDP貢獻來源預測取自EIU。
韓國是非常出口導向的經濟,在2022年出口約佔比GDP總額的50%,即便僅為台灣的三分之二,其卻遠高於日本20%的比例。雖然其經濟複雜度為全球第五,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了其出口經濟的韌性,然而隨著中國逐漸強大的工業實力,韓國在近年間也備感壓力。即便是其最為強勢的記憶體市場,在中國也出現了具充分研發與製造能力的對手。
南韓在2022年間的GDP成長約為2.6%,然而受到全球不景氣之因素(普遍預估2023年全球需求將大減)、中國的成長停滯、以及俄烏戰爭的延伸問題等因素,也讓韓國的經濟成長在2023年將進一步縮減,國際機構(IMF、ADB、EIU)普遍認為其成長將僅為1.5-2%。
不過在一定程度上,這也象徵著南韓經濟的轉型,逐漸從出口導向的成長轉為內需,其私人消費在往後的十年間將扮演越來越重的地位。
GDP最新更新時間為2022年12月,更新資料為2021年之GDP產值在各個層面中的貢獻佔比總GDP之比例。資料取自於世界銀行、IMF、與當地政府統計。
根據韓國統計局公佈的數據,該國近 5200 萬總人口在2021 年底將下降 0.18%,是南韓首次為負數的人口成長。此外,韓國統計局預測,人口的平均年齡將從 2021 年的 43 歲中位數上升到 2070 年的 62 歲。造成人口開始下降的主因即是糟糕的總生育率,南韓的生育率是世界上最低的,總生育率(TFR)為 0.92,這意味著,平均每位女性所生育的小孩少於 1 個,遠遠低於 2.1 的人口替代率。
南韓極低的生育率將導致人口老齡化迅速增加,許多人認為,除了高度的經濟不平等、高昂的生活成本,「教育熱情」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在朝鮮戰爭結束後,韓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成長創造了許多機會,這使人們相信教育對孩子未來的工作機會至關重要。因此,普遍家庭都希望給他們的孩子提供「精英教育」,這意味著他們每年將花費高額的支出用於教育,這對家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負擔,導致大多數家庭只能生一個孩子,女性產後也難以重返工作崗位,使韓國女性不願生育。
歷屆政府都試圖應對這猛烈的下降趨勢,然而,即使出台許多政策以及補助項目,但到目前為止,增加的支出對提高生育率幾乎沒有影響。而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卻幾乎涵蓋整個南韓社會的所有方面,包括國家安全與徵兵(與北韓的地緣政治)、勞動力下降,以及稅收和醫療保健的負擔問題。
除了人口下降的問題外,快速的城市發展也給南韓帶來了各種問題,由於 1970 年代經濟快速擴張導致的快速移民,其人口密度非常高,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10 倍以上,並且全國近 70% 的山區面積,使大多環境不適合居住,人口集中在低地地區,導致人口密度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並造成了住房短缺的問題。
雖然近年建造了許多高層公寓幫助緩解住房短缺,但這也給許多人帶來了更嚴重的生活困難,他們因為無力支付新建築的租金而被迫從舊社區搬遷。從 1980 年代後期以來,只有一層棚屋的貧民區仍然存在於首爾的不同地區,除了有錢人以外,大多數人的住房通常都很狹窄。同時,城市地區的工廠過度集中,以及在嚴冬時使用煤炭取暖,導致南韓的環境具有空汙以及水污染等問題。
homogeneous
Korean, English (widely taught in elementary, junior high, and high school)
Protestant 19.7%, Buddhist 15.5%, Catholic 7.9%, none 56.9% (2015 est. by CIA)
南韓自1990年左右以來建立起了民主機制,而每五年的總統大選以及政黨輪替雖然混亂但也相對和平。在最近一次的韓國總統大選中(2022年),國民力量黨的尹錫悅以1%的票數之差,擊敗了當時執政黨的李在明,並且在年中成功的完成了政黨輪替。
不過在前一年的選舉中,出於共同民主黨180席次的壓倒性多數,也使尹錫悅面臨著朝小野大的政治難題;同時北韓也基於韓國加大與美國往來等因素,而頻繁試射飛彈,也增加了邊境衝突的風險;再者,國內基於民生問題(物價)而爆發的抗議潮也使政治穩定度的問題浮出水面。
當前尹錫悅政府的政策重點將主要聚焦在勞工市場的管制放鬆,以及一系列的減稅動作,以刺激勞動力的流動性、投資與就業的動能、以及經濟的穩定性。而同時,尹錫悅政府也積極的推進先進技術與數位基礎建設的投資發展,盼能讓南韓企業能夠持續在未來的十幾年間都保持工業技術的領先地位。
我們的經濟小組聚焦在各國的人口結構變化、私人消費、零售狀況、地緣經濟、以及相應的國家貨幣與財政政策進行追蹤與分析;FR小組聚焦在各國與國際組織的貿易協定、貿易規範、地緣政治發展、外交關係、進出口、關稅、海關、以及投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