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發展

印度2023年經濟現況 - 產業發展、總體市場分析

最後更新於: October 25, 2023
ind

目錄

人口

13.66億

GDP

3.39 兆

GDP 成長率

7.2 %

人均GDP

2392 美金

土地面積

2973190 km²

總和生育率

2.2 人

失業率

- %

通膨

6.7 %

印度的整體發展如何?

印度是一個發展中的經濟體,擁有全球最大的人口規模,約14億人。2021年,該國GDP總量約3.1兆美元,位居全球第六。雖然人均收入相對較低,約2,200美元,國內市場龐大且極具成長潛力,可以說是全球最重要的新興市場。

過去三十多年,印度經濟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1991年,面對當時嚴重的經濟危機,印度實施了經濟自由化改革,放寬外資進入的限制,同時也大幅減少政府對於經濟的干預。2000年代,印度的經濟迅速成長,其中,IT服務業、製造業和建築業是主要的推動力。而龐大的人口基數也是印度成為全球最大的勞動力輸出國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僑民人口,2020年,居住於海外的印度國民就有高達 1800 萬

然而,印度經濟也面臨了許多挑戰。肺炎疫情使印度GDP在2020年縮水了 5.8 %(IMF統計),是自1980年以來的最大跌幅。在此期間,許多工人因為封鎖而失去了工作,短暫的扭轉了貧困率的下降趨勢。然而,隨著疫情逐步控制,2021年印度經濟反彈性地成長了近10%。並且根據OPHI(牛津貧困與人類發展倡議)的報告,2021印度的貧困率,相比十年前已經降低了一半。但依然是全球貧困人口最多的國家,2.29 億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超過五分之一的兒童處於貧困狀態 (21.8%),而成年人中這一比例約為七分之一 (13.9%)。

印度未來的發展將主要建立在幾個要素上,包括人口紅利、數位經濟的發展、推動製造業的落地以及提高與其他國家的連結。

印度擁有全球最年輕的人口結構之一,人口中位數不到28歲,這是印度最大的優勢之一。印度的青年人口比例在全球排名前列,同時65歲以上人口不到7%,這將有助於印度在未來幾十年內保持經濟成長。但全國勞動力仍受到女性勞動力缺席的限制,僅有五分之一的女性就業。

數位經濟的發展是印度未來的另一大推動力。儘管只有 43% 的印度人上網,但印度卻是全球網路使用者數量第二多的國家,印度的網路市場極具吸引力和競爭力。而科技創新,特別是在金融科技、電子商務和數位娛樂等領域,正在推動印度經濟的快速轉型,使數位經濟很可能有進一步成長。

推動製造業的落地也是印度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印度政府提出了「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的政策,目的是將印度轉型為全球製造業中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並提高印度製造業的競爭力。然而,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克服許多挑戰,包括提高基礎設施的品質、改善勞工市場的靈活性和提高產業技術水平等。

與他國的連結將繼續推動印度經濟的發展。印度已經與許多國家和地區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這將有助於印度進一步擴大其出口市場。印度也正在努力吸引外資進入,特別是在基礎建設和製造業等領域,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連接不斷增強,特別是與美國和歐盟的貿易關係。例如 2022 年年中,歐盟和印度恢復了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以加強其戰略夥伴關係。

實質GDP成長
Note: 實質GDP成長(%)|2023後為預測(IMF)
介紹
關於我們

OOSGA是一家專注於為企業提供市場策略服務的台灣公司,我們致力於為客戶企業提供最可靠的市場情報和洞見,並通過專案團隊與客戶一同推進當地市場的經營與發展。

倘若您對於進入新市場、抑或是對拓展業務有想法,歡迎隨時聯繫我們團隊討論。

經濟結構

GDP最新更新時間為2023年10月,更新資料為2022年之GDP產值在各個層面中的貢獻佔比總GDP之比例。資料取自於世界銀行、IMF、與當地政府統計,GDP貢獻來源預測取自EIU。

私人消費
60.6%
政府支出
10.3%
固定投資
29.1%
出口
22.8%
進口
26.5%
經濟成長(By Type)
Note: 實質GDP成長(%)|2023後為預測(EIU)

經濟發展如何?

在1980至2019年的四十年時期內,印度經濟實現了平均6.3%的GDP年成長率。這一強勁的經濟活力源於私人消費的持續成長、政府對基礎建設的大力投入,以及外貿環境的穩定。然而,2020年的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了重大衝擊,印度也不例外,當年出現了 -5.8% (IMF統計)的衰退。

過去20年中,私人消費佔總GDP約55-65%。隨著中產階級的不斷擴大和城市化的進程加快,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都在增加。包括零售、服務、電子商務和旅遊等領域,私人消費的成長將持續推動印度經濟的發展。而隨著疫情的緩解,消費者信心的提振以及消費的進一步復甦,私人消費可能將繼續在下一個十年中保持上升趨勢。

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在基礎建設方面的投入也是推動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這包括了交通、電力、通訊和城市建設等領域,這些投資將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並刺激相關產業的發展。例如,印度政府的「智慧城市」計劃,中央政府在 2016-2021 的5年內,提供了超過4,800億盧比的財政支援,平均每年給予每個城市約10億盧比。私人投資預計也將在2022年加入成長行列,特別是在運輸、數位技術、通訊和製藥等領域。

而進出口方面,印度的出口主要以服務業為主,特別是IT和軟體服務業,而進口則主要為原油、金和電子商品。印度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連接不斷增強,特別是與美國和歐盟的貿易關係。例如 2022 年年中,歐盟和印度恢復了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以加強其戰略夥伴關係。

然而,儘管經濟成長的前景看好,印度經濟的成長面臨一些重要的挑戰。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可能導致印度的進口成本上升,進而影響企業的利潤和投資。特別是在全球經濟環境不穩定,與俄烏衝突相關的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可能上漲的情況下,這一風險尤為突出。這些風險可能會壓縮印度企業的利潤空間,減緩投資步伐,使2023年度的GDP成長預測面臨一些潛在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將印度2023年的 GDP 成長率從 6.1% 下調至 5.9% 。

另一方面,印度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仍然不足,這可能限制了經濟的發展潛力。印度的基礎設施,例如運輸、電力和通訊等方面,雖然在過去幾年中有了改善,但仍與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大幅成長相比顯得不足。

匯率:印度盧比在過去22年裡對美元貶值了約84%,並在 2022 年 10 月創下盧比兌美元的歷史新低,1 美元兌換 82 盧比。面對這種情況,印度央行(RBI)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央行於 2022 年 5 月進行了兩年以來的首次調升,並且隨著全球升息趨勢不斷升息,直到貨幣政策委員會於 2023 年 4 月一致投票決定將回購利率保持在 6.5% 不變,並沒有如外界預期地繼續上升至 6.75 %。而根據荷蘭ING集團的分析師預測,美元兌印度盧比在2023年第一季度將繼續上升至 84 盧比,然後逐漸下跌至第三季度的 82 盧比。

通膨:印度通膨近年來一直有很大浮動,但隨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趨於穩定,2023 年消費者價格通貨膨脹率將從 2022 年的 6.7% 平均下降至 5.8%。而在今年 4 月初所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央行決定暫停連續加息,將基準回購利率維持在6.5%不變。印度儲備銀行 (RBI) 預計 2024 財政年的通膨率為 5.2%。並認為 CPI 通膨將在本財政年度放緩。

人口

13.66億

土地面積

2973190 km²

GDP

3.39 兆

人均GDP

2392 美金

失業率

- %

通膨

6.7 %

都市化

34.5 %

總和生育率

2.2 人

人均GDP
單位:當前美金|2023後為預測(IMF)
人均GDP(購買力計算)
單位:當前美金|2023後為預測(IMF)
歷年失業率
單位:%
歷年通膨(CPI)
單位:%

其他經濟體

產業結構

GDP最新更新時間為2023年10月,更新資料為2022年之GDP產值在各個層面中的貢獻佔比總GDP之比例。資料取自於世界銀行、IMF、與當地政府統計。

農業
15.1%
工業
30.7%
製造業
17.7%
服務業
54.2%
經濟成長(By Sector)
Note: 實質GDP成長(%)|2023後為預測(EIU)

人口成長結構

自從印度獨立以來,人口結構經歷了巨大的變化。過去經歷了人口爆炸,全國人口總數已超過14億,是1947年獨立時人口的四倍(3.4億),從佔世界人口的八分之一上升到六分之一。印度的總人口數已於今年(2023)四月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

儘管印度的人口成長一直很快,但目前正在經歷總生育率的放緩。此外,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各種死亡率指標也有所改善。然而,在提高生活水平、提供技能和培訓、以及創造就業機會等方面,仍然存在著一定的障礙,阻礙著印度實現人口紅利的收穫。

與同為人口大國的中國不同,印度政府截至目前並沒有實施過任何的限制生育政策,儘管一些政治領導人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類似的法案,希望將限制人民只能生育兩個孩子,但這些擬議甚至都沒有通過表決。

但即便全國正在經歷人口結構的轉變,死亡率持續降低,生育率放緩到2.0,但印度的人口成長依然高於大部分國家,成長仍然保持一定速度,2021年為0.8%,人數淨成長是中國的8.8倍。聯合國人口與發展委員會預計印度人口於 2060 年才會開始下降,因此,儘管出生率正在降低,但在未來 20 年左右,人口紅利減弱的可能性仍然較低,這確保了印度在勞動力供應方面對全球投資者俱有一定的吸引力。

隨著這樣的人口成長趨勢,勞動年齡人口的比例已經從50%增加到65%,這意味著有較高比例的勞動人口和較低比例的受撫養人口,扶養比從2000年的65%已經顯著下降至2021年的48%。進而增加生產力,為印度的經濟基礎帶來更好的條件。雖然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印度的年輕人口比中國逐漸老齡化的人口更具優勢,然而,全國勞動力仍受到女性勞動力缺席的限制,僅有五分之一的女性就業。

同時,受教育程度不普及的影響,許多勞動人口缺乏現代化就業市場所需的基本技能。因此即便擁有最多的人口,但印度的就業率仍然是最低的國家之一。2021年勞動力總數僅有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只有中國總勞工人口的六成(勞工總數相差三億人)。

人口增加

9707 千人

出生

23056 千人

死亡

12862 千人

淨遷移

-487 千人

歷年人口年齡結構
Note: (%)|2023後為預測
歷年人口年齡結構
Note: (%)|2023後為預測

自然成長率

7.2 ‰

淨遷移率

-0.3 ‰

青年扶養比

38.2 %

老年扶養比

10 %

年齡中位數
單位:歲
2022年人口年齡分佈
來源:聯合國人口研究; OOSGA Analytics

政治概況

隨著印度在1947年間獨立,並且劃分出了以穆斯林為主的東、西巴基斯坦(東巴基斯坦即成為了現在的孟加拉),以及印度教為主的印度,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爭端不斷,並且爆發了三次戰爭,是一直到2003年才停火,雖然延續著印巴控制線(Line of Control)上仍然交火不斷。

在獨立至今的75年間,印度也逐漸的從一個人均GDP一年不到五十美金的經濟體,成長至2500美金(2022年)左右的中低收入經濟體,而其14多億的人口總量,更是使其成為全球人口最龐大的國家,而經濟規模更是在2022年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第五。

印度自從獨立以來就是以英國西敏制政治體系為基礎建立的,其上議院為所謂的聯邦院(Rajya Sabha),而更具權力的下議院則是人民院(Lok Sabha),不過相對於英國皇室為世襲,印度總統則是每五年選舉一次,雖然同英國皇室並不具備實際的權利。

在2022年的現在,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JP),以及其領導的政黨聯盟NDA具有人民院的多數席次,然而在聯邦院則是由反對黨佔據多數席次。

自從莫迪總理2014上任以來,印度政府推動了許多政策改革,其中在2014年即宣布了要針對150條勞工法案進行重新評估,而隨著莫迪與印度人民黨持續在2019掌權,其也持續推進相關法案,並且於2020年正式通過了相關法案,並且預計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經商容易度,並刺激工業與製造業成長(同當前的印度製造政策)。

印度當前的主要政策發展有三,一為聚焦在經商以及貿易的基礎建設升級,譬如港口、鐵路、道路、以及物流中心等;第二項發展則是聚焦在土地政策的改革,雖然這一項發展在1991年政府採納新經濟政策後(聚焦在經濟私有化、全球化),即不斷地遇到來自公民的阻力,所以在失去上議院立法多數全的當前,預計不會有明顯推進;最後一項發展重點則是加大市場力道的機制,並刺激經商。

政府支出(佔比總GDP)
Note: (%)|2023後為預測(IMF)

當前帳戶餘額

-66.96 十億

帳戶餘額(% of GDP)

-2 %

政府淨借貸款(% of GDP)

-9.2 %

政府債務總額(% of GDP)

81 %

國內經常帳餘額(佔比GDP)
單位:(% of GDP)|2023後為預測
政府債務(佔比GDP)
單位:(% of GDP)|2023後為預測

消費概況

我們統整了印度於電商、社群媒體、以及相關市場環境之資料。

電商市場在過去的五年發生了什麼變化?未來五年又會如何?主要玩家有哪些?

社群媒體在過去的五年發生了什麼變化?未來五年又會如何?主要玩家有哪些?

參考資料
  • 經濟資料:OECD、世界銀行、IMF、當地政府統計
  • 貨幣轉換與推算:IMF數據為基礎
  • 經濟成長推估:OECD、IMF、OECD、EIU、當地政府統計
  • 人口資料:聯合國人口與發展委員會
  • 種族、文化、語言:CIA Factbook
  • 失業率估算:ILO、UNECE、當地政府勞工資料統計
  • 貿易資料:聯合國 Comtrade、UNCTD
  • ICT基礎建設:國際電信聯盟(ITU)
  • 數據統整與歸算:OOSGA.org
  • 分析:小組分析
作者:經濟小組、FR小組

我們的經濟小組聚焦在各國的人口結構變化、私人消費、零售狀況、地緣經濟、以及相應的國家貨幣與財政政策進行追蹤與分析;FR小組聚焦在各國與國際組織的貿易協定、貿易規範、地緣政治發展、外交關係、進出口、關稅、海關、以及投資發展。

Connect With Authors
*Your message will be sent straight to the team/individual responsible for the article.